|
去旧货市场淘宝,遇到一台残破的digital-s摄录一体机,型号dy-90e,机器很破旧,已经没什么收藏价值了,干脆和老板谈好价,直接开拆,所幸磁鼓成色还不错。
digital-s这种格式,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提起它的模拟格式前辈——vhs,大家一定很熟悉。digital-s又名d9,是在录像带格式大战中赚的盆满钵满的“vhs开发者”JVC所开发的一种数字录像格式,定位于广播级和专业用途。
20世纪90年代,广播用模拟格式录像带——不管是索尼的betacam sp,松下的mII,亦或者是jvc的s-vhs,都面临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清电视需要,与落后的带宽画面质量间的主要矛盾。”录像带数字化势在必行,索尼最早嗅到了风声,在传统的betacam sp基础上,结合D1及D2这两代数字录像带试验品的技术,于1993年开发了数字化的digital betacam,随后又在1996年,趁热打铁开发了“青春版digital betacam”——betacam sx,索尼凭借这两款产品,继续在广播领域大赚特赚,叱咤风云。
眼看索尼在专业级广播领域一家独大,凭借vhs格式在家用市场站稳脚跟的jvc,那是相当的眼红,于是在vhs基础上,誓要开发一款数字化专业录像带,与digibeta和betacam sx分庭抗礼——这就是1995年诞生的digital-s。
digital-s使用和vhs同尺寸的磁带盒——尽管物理上不兼容,但磁带本身使用质量更高的金属颗粒配方。录制系统是数字的,视频使用50 Mbit/s比特率的DV格式压缩。视频以4:2:2分量格式以各种标清分辨率、4:3 或 16:9纵横比录制。音频被记录为 16 位/48 kHz PCM,最多有四个独立的通道。视频质量普遍很高;在标准清晰度下,D-9 的质量可与 Digital Betacam 媲美。BR-D51U型号的D9编辑录像机,还能够播放模拟S-VHS。
但为什么digital-s格式的摄录设备,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呢——原因在于这种格式技术上是成功的,但在商业上却重蹈了betamax的覆辙,成为了一个失败项目。当全球各电视台习惯了索尼的设备,索尼的标准,索尼的售后,突然要让大家改用JVC的设备——一个刚刚开发,未经大量验证,售后网络没有索尼发达的设备格式,想必没有人会为了尝鲜而舍弃稳妥与思维固着。(松下的MII未能得到大规模普及,除却设备本身设计及可靠性不足外,亦有这方面原因。)
话不多说,来欣赏一下全站唯一的一颗digital-s摄像机磁鼓吧。
先来一张俯视图。
磁鼓侧面。可以看到这款磁鼓采用的是独特的三层式设计,而非常见的两层式设计,这样有利于减小磁头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磁鼓底部,信号排线接口非常显眼。
———梅某人专属分割线————
从网上找了个同款摄像机的外观图,我拆的那台上面满是泥水,成色不堪入目,故没有拍全尸照片。
从网上找到的digital-s录像带外观。
digital-s编辑录像机的磁鼓,比摄像机的看着壮观。
最后是彩蛋环节——大家知道这是哪一位NBA球星吗?
(the end)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