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19 08: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没良心的 于 2024-12-19 20:38 编辑
资料放在这里吧,不在正文打诨了
红外摄影用滤镜过滤低波长的光线。比如紫光、蓝光等,高波长的允许通过,通常称为截止滤镜。
听说红外摄影常用的波段有530、590、630、680、720、760、850、950nm等波段,其中760nm以上的称为纯红外摄影,720nm以下的叫做半红外摄影,改机内置哪个就是那个波段。
另外还听说机内最好内置590nm的,720啥的规格可以买外置;或者干脆内置透明玻璃片,想上哪个上那个,如果上一个IR-CUT还能当正常相机使用。反正吧,说法一大堆,商家都是劝你改机内置一个,再外挂别的波段的,想要多几个波段就多买几块,买的越大越多越好
红外资料1
近红外线(NIR, IR-A DIN):波长在0.75-1.4微米,以水的吸收来定义,由于在二氧化矽玻璃中的低衰减率,通常使用在光纤通信中。在这个区域的波长对影像的增强非常敏锐。例如,包括夜视设备,像是夜视镜。
短波长红外线(SWIR, IR-B DIN):1.4-3微米,水的吸收在1,450奈米显著的增加。 1,530至1,560奈米是主导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光谱区域。
中波长红外线(MWIR, IR-C DIN)也称为中红外线:波长在3-8微米。被动式的红外线追热导向飞弹技术在设计上就是使用3-5微米波段的大气窗口来工作,对飞机红外线标识的归航,通常是针对飞机引擎排放的羽流。
长波长红外线(LWIR, IR-C DIN):8-15微米。这是"热成像"的区域,在这个波段的感测器不需要其他的光或外部热源,例如太阳、月球或红外灯,就可以获得完整的热排放量的被动影像。前视性红外线(FLIR)系统使用这个区域的频谱。 ,有时也会被归类为"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FIR):50-1,000微米(参见远红外线雷射)。
NIR和SWIR有时被称为"反射红外线",而MWIR和LWIR有时被称为"热红外线",这是基于黑体辐射曲线的特性,典型的'热'物体,像是排气管,同样的物体通常在MW的波段会比在LW波段下来得更为明亮。
拓展资料——红外线的发现
公元1666年牛顿发现光谱并测量出3,900埃~7,600埃(400nm~700nm)是可见光的波长。 1800年4月24日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威廉.赫歇尔发表太阳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延伸光谱,具有热效应。
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简单,用一支温度计测量经过稜镜分光后的各色光线温度,由紫到红,发现温度逐渐增加,可是当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份,温度仍持续上升,因而断定有红外线的存在。
在紫外线的部份也做同样的测试,但温度并没有增高的反应。紫外线是1801年由RITTER用氯化银感光剂所发现。
底片所能感应的近红外线波长是肉眼所能看见光线波长的两倍,用底片可以记录到的波长上限是13,500埃,如果再加上其它特殊的设备,则最高可以达到20,000埃,再往上就必须用物理仪器侦测了。
资料2
红外摄影和通常的摄影技术基本上一样,但它是利用红外光(700~1400nm)和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反射、折射、透射以及物体本身发射的红外光摄影成像的。
用途
在数码摄影诞生之前,拍摄红外照片需要使用专门的红外胶片。胶片的感光特性是可以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进行控制的,早期从事过黑白摄影的朋友都知道,黑白胶片有分色胶片与全色胶片之分,分色胶片只对某一种特定颜色的光线感光,全色胶片则对所有的可见光感光,而红外胶片就对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线特别敏感。
由于不同物质对于可见光、红外线的吸收性能不同,所以通过红外摄影可以发现在可见光下看不到的一些差别,刑侦技术检验中常常利用红外摄影达到以下目的:显示被苯胺染料、有机染料及红色污斑掩盖或浸染的墨汁、石墨铅笔、炭墨复写纸和油墨字迹;鉴别纺织物品的结构、污渍斑痕;显现模糊不清的邮戳标记;显现褪色或变色的字迹或图案;拍摄薄雾笼罩的室外现场;呈现被挖掉或刮掉的文件字迹等。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可以进行红外摄影,区别在于不同的相机由于低通滤镜阻止红外线能力的不同,造成曝光时间上的差异,同时,相同滤镜在不同机身上得到的效果可能不同。
常见的红外摄影滤镜有590nm、630nm、680nm、720nm、760nm、850nm、950nm几种。这些标为不同波长的滤镜是什么含义呢?例如:850nm红外滤镜意思就是这个滤镜阻止的是850nm波段以下的光线进入,只允许比850nm波段高的红外光进入,这样就阻挡了可见光和低于850nm波长部分的红外线。而630nm、680nm、720nm的红外滤镜可以允许一部份可见光进入,与红外光混合成像,因此可以拍摄有趣的彩色半红外照片。850nm、950nm的红外摄影滤镜拍摄的则是纯粹的红外照片,适合后期转换为黑白效果。
各波长滤镜的样子和效果参见上边的效果图
|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