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3-29 10:25 编辑
当一张显卡的价格抵得上一台高配电脑,依然挡不住玩家的热情——美国达拉斯Micro Center门店近日上演了戏剧性一幕:标价3700美元(约合官方建议价1.8倍)的华硕ROG Astral水冷版RTX 5090显卡刚上架便被抢购一空。这一幕不仅揭示了高端显卡市场的疯狂,更折射出英伟达供应链困局未解的现状。
供需失衡下的价格狂飙
自2025年1月30日RTX 50系列上市以来,旗舰型号RTX 5090始终处于"一卡难求"状态。此次达拉斯门店展示的华硕ROG Astral液冷版原本定价3099.99美元,已是官方建议价(1999美元)的1.5倍,但实际售价被抬升至3700美元,溢价幅度高的吓人。即便如此,Micro Center 官网信息显示这批显卡当日即告售罄,同期eBay平台公版RTX 5090均价已突破4500美元。
产业链利益链的博弈
造成价格畸高的核心矛盾在于产能分配。英伟达Blackwell架构芯片需在台积电3nm产线下线,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公司优先将产能分配给单价超3万美元的数据中心专用芯片(如B200/B300),消费级GB20X芯片仅获少量产能。这种策略导致合作厂商(AIB)拿货困难,华硕、微星等品牌的高端非公版显卡到货量长期维持在个位数。
市场乱象中的众生相
黄牛推波助澜:经销商利用供需缺口抬高批发价,RTX 5090低配版进货价已超3000美元,较官方价溢价50%
厂商定价权失控:英伟达对非公版卡价格缺乏约束,液冷版等高端型号溢价已成常态
玩家被迫妥协:即便RTX 5090相较上代RTX 4090性能提升有限,仍有专业用户愿支付4倍于前代的价格购入
行业困局待解
目前英伟达被曝正考虑采用双供应链策略:将游戏显卡交给英特尔代工,台积电3nm产线专供利润更高的数据中心芯片。若此方案落地,或能缓解消费级显卡产能压力,但产线调整至少需要18个月周期。在此期间,玩家可能仍需面对"天价显卡"的残酷现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