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kklove 于 2020-1-8 11:09 编辑
刚做了一个3267AE的盘,2个1CE DDR 16G的片子,来源不同,容量一致、封装一致(BGA152)、ID一致,就把它双贴到3267AE上了,正常量产,正常跑圈,速度也不错,42/110。
关键是TM的2个片子都没有型号,都是重新封装的 !! 猜测一个片子是1.8V,一个片子是3.3V,这怎么跳线?
第1片 来自 创见SM2246EN SSD主控板,板子上默认带了个16G的,上面有2行字,角度原因拍不清楚,反正看不懂。
2246en开卡程序识别的型号是MT29F128G08CBECB(VCCQ 3.3V)
但是Chipginus和慧荣量产程序识别的是 MT29F128G08CBCCB 1.8V的,我的头开始晕了。
第2片,来自雷克沙S50 USB2.0的盘,也没标型号,反正Chipginus和慧荣量产程序识别的是 MT29F128G08CBCCB (VCCQ 1.8V),我就当他是CBCCB了。
跳线只短了R6 for 1CE双贴,三极管没动,问题是这个R43/R44,我现在跳的是R43,跑圈没问题。这2个片子都是L95B,其他都一样,区别就是电压,有什么办法确定这2片闪存的具体型号呢?
还有是不是VCCQ 1.8V的就是3D颗粒了?(我拆过几个威刚的主控板,确实1.8V的跳R44有三极管,3.3V的跳R43没焊三极管。)
但是我发现古老的 Intel SLC也是1.8V VCCQ,以前的主控板都没有1.8V/3.3V的跳线,都跑在3.3V的,这怎么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