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zs8414 于 2020-2-25 01:35 编辑
当年作为第一批小白鼠,迫不及待高价入手的,图的就是移动/电信双网双待功能,那个年代双网双待还是有点稀罕。
手机背面,320万的摄像头,带自拍镜。
机身右侧。
Micro SD插槽,支持4G内存扩展。
机身左侧。
机身底部。
机身顶部。
Mini USB的数据/充电接口。
3.2寸的电阻屏,Windows CE的开机画面,在这台手机用了一年后,就转投HTC的神机HD2的怀抱了。
电信天翼图标,心烦的提示音。
酷派特有的首字母联系人快速搜索功能,这个功能放在今天我依然很喜欢。
应用界面图标。
很“微软”的界面。
一去不返的MSN,只留下回味。
开卷有益阅读软件,用过的人一定不少。
很“电脑”的文件窗口。
CE和6.X系统特有的控制面板。
系统属性里看到的硬件配置。飞思卡尔的i.MX31L处理器,采用90纳米制程,基于ARM11构架的36JF-S内核,主频532MHz,拥有128KB的L2缓存,这些指标现在看来简直不值一提。
256M的RAM内存。
可拆卸的电池后盖,当时的主流设计,左侧是手写笔收纳仓。
取出笔和电池,电池是比亚迪的。
后盖,上面有Windos CE的系列号。
抠开后置摄像头的护盖,底下还藏有两颗螺丝。
取掉该取的螺丝就可以扣开后盖,这个手机拆解很容易。
主板背面一览,双卡双待的SIM插槽、Micro SD插槽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这样的设计,放在现在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背盖,左侧的小板上蚀刻了WAPI天线,没错!是WAPI不是WIFI,被遗弃的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兼容WIFI)。
另一侧嵌有麦克风。
麦克风细节。
拔掉上侧的主板—显示屏排线。
拔掉摄像头排线。
分离主板和前壳,前壳上的大面积金属盖其实是主板正面的芯片屏蔽罩,这么大面积的厚实金属屏蔽罩现在看来仍然不可思议,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依旧是不惜成本的做法。
主板背面全貌。
主板正面全貌。
主要的芯片周围全采用了防水胶。
这个角度看得更清楚一点,芯片的四周全填了黑色的防水胶,为了提高主板的可靠性真是不惜成本,在当时采用这种工艺的手机厂商屈指可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