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882|回复: 7

[评论] 邬贺铨院士:6G 比 5G 快 1000 倍,有这个必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6 11: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这是一个新技术交汇的时代,AI、5G 等前沿技术正在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由微博、新浪新闻主办的 2022 新智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AI 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不必过度担忧 AI 取代人类,因为它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还在创造新的岗位。
      对于已经商用了三年的 5G,邬贺铨指出,移动网络技术的演进是没有止境的,5G 依然需要在网络覆盖、技术演进、应用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提升;至于正在研发中的 6G,他表示,需要吸取 5G 的经验,不能简单地再将峰值速率提高 1000 倍为目标,还得考虑如何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不必担忧 AI 替代人
      当前,AI 正在加速在各行各业落地。
      不过,当 AI 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否会替代人类,甚至如科幻电影中的桥段,觉醒之后威胁人类?
      邬贺铨认为,AI 是需要人去训练的,它自己不会产生意识。有人担心 AI 会反抗人类,那可能是人类在 AI 的程序设计上出现了漏洞,激发了它对立的动作,实际上并不是有意识的反抗。
      至于是否会替代人类,他举例,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采用了 AI 客服,但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后台配备真人来解答,也就是说 AI 并不能取代所有的岗位。在他看来,AI 在取代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岗位。比如 AI 所依赖的大数据分析,前期是需要做很多预处理的,以人脸识别为例,计算机是不会分清人脸五官的,这就需要事先通过人工的方式把人脸的照片、视频打点,划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位置,计算机看多了才知道。中国人社部把它命名为 AI 训练师,预估到 2022 年,国内外相关从业人员有望达到 500 万。
      “AI 的应用空间非常大,现在才刚刚开始,相信未来还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岗位。”他说。
      5G 商用三年 仍需加强覆盖
      今年,中国 5G 牌照发放迎来三周年。
      截止今年 5 月,国内 5G 基站已达 170 万,今年年底有望达到 200 万;5G 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 4.28 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25.8%。
      虽然这个成绩在全球保持领先,但邬贺铨认为,5G 基站还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他指出,当前我国 4G 基站数量为 500 多万个,也即是 5G 基站目前还不到 4G 基站的三分之一。工信部的计划是,2025 年我国要有 80% 的行政村能通 5G,因此未来 5G 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继续完成覆盖;在 5G 用户上,真正要让 5G 网络发挥效益,用户数也还需要不断提升。
      除了网络覆盖,他认为,5G 的技术也需要不断演进。
      5G 三年前刚开始商用时,是按照 R15 标准,现在已经演进到 R16,今年有望可以完成 R17。标准的演进,可以进一步开发 5G 的能力,比如工业互联网应用。他举例,常规的公用网络中注重下行大带宽,而工业应用是反过来的,需要大上行,还需要低时延以及精准的定位和高可靠;未来 R18 标准,可能会推动 5G 与卫星互联网协同发展。
      “再进一步,可能还有 R19,未来还有 R20,实际上到 R20 的时候就是 6G 了。5G 也应该说为未来的 6G 打下一些基础。”
      邬贺铨强调,5G 的用户体验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少网友指出,虽然 5G 具有高带宽,下载视频或者文件的速度确实快了,但并没有感受到 4G 时代无法体验的应用。
      他举例,VR / AR 在 4G 时代也有,但 4G 带宽不足,时延比较大,5G 能够解决;8K 视频,4G 时代也做不到。但这些应用,5G 内容供应商还没跟上,同时设备比较笨重,收费比较昂贵,也限制了用户对 5G 的体验。
      “所以 5G 的体验不仅仅靠网络运营商,还要靠商业的内容开发、应用场景开发。”他说。
      6G 研发不能只提升网速
      在 5G 演进的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已经启动了对 6G 的研究。邬贺铨表示,6G 研究首先要从需求做起,然后再做技术验证和标准化,最后再到产业化,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指出,在研究 6G 需求时是面临不少挑战的。前几代移动通信我们一般都秉承着新一代是上一代峰值速率的 1000 倍,现在 5G 的峰值速率是1Gbit / s,如果毫米波频段可以到 20Gbit / s。“如果 6G 还提升 1000 倍,是有这个必要吗?”他说,这是 6G 转变的一个挑战,不能简单将峰值速率提高 1000 倍为目标,还得考虑如何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5G 商用三年了,还是有不少 5G 用户反馈体验还不足以打动他们,所以 6G 更应该慎重。
      其次,移动通信是需要频率的,5G 已经很不容易的腾出一些频率来,到 6G 时要找频率就更难了。自然而然要向更高频段发展,而更高频段的传播条件是比较差的,也就意味着建网成本会高,这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技术。邬贺铨说,我们把过去很多年积累的技术都用在了 5G 上,对 6G 好像没有那么多靠谱可用的技术,所以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
      他认为,6G 研究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前几代我们走的还是一个既靠国家自主创新也靠全球化的道路,而现在我们面对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一些国家想在 6G 标准上排除中国企业参与,“这确实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怎么能够创新以及坚持开放,还要进一步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2-8-16 1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除中国企业参与,不要市场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切合实际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1: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技术储备没问题,商用就需要慎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1: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运行内存和存储空间跟不上。
一秒钟填满空间这种速度,有什么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8-16 12: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人嫌钱多,那就有人嫌速度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体验过,通过AI 客服解决了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3:38: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给指个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29 06:42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