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宝买了6块8025T改装板,其中3块带电池,3块不带电池,价格不错, 5块多钱1片,准备测试一下。
频率计分辨率不怎么样,但接上铷钟作为外部基准的时候,每一位,包括最后一位都是准确的。频率计上面是铷钟。
无偏差情况下, 32.768000Khz, 如果最后两位有偏差,我们来看看最后两位的偏差意味着什么。这时候就要请chatgpt算下,大概是小学数学的难度。
举个例子, 如果最后两位偏差04,那么偏差大概是0.122个PPM,年误差大概是3.84秒,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最后两位大概等于年误差的秒数。
请注意,这个IC的稳定度,出厂标准是3.8PPM以内,大概是每月10秒的误差。从指标看,这个其实不算很好的稳定度。
全部六片都测试了,大概最大误差在年40秒左右,其中发现一片年误差1秒以内的宝藏IC。
当然,这个片子只是在室温22度下的测试数据,如果温度有变化,就算相差2,3度,年误差的偏差也会在-1秒到+3秒之间变化,所以温补和恒温晶振是无法比的。
6个片子的实际频率测试如下,最后两位基本可以等同于年误差,25秒, 0秒, 18秒, 40秒,30秒, 38秒。不是很满意,但也基本在1个PPM误差左右,比起规格指标3.8PPM还算范围内。
最后测试下电流,电流分有无负载和有负载,空载在2个uA,左右,带负载在3到10个uA,具体看时钟负载
看看空载测试波形,大概是这样的, 平均电流在1.6uA
最后上两张丝印图,并澄清一个谣言,有人说丝印的第二排包括精度参数,实际发现并没有规律。即精度和丝印并没有对应关系。
看看这个是不真品?我不太确定。
另外上一个我的真正的年差精工表,指标为每年误差15秒,实际误差3秒,懂的都懂。原理是内部有NTC,然后根据温度查表,不同的温度,每隔60秒扣减一到 n个晶振计数值,作为温度补偿,另外,这个表的晶振,都有超过3个月的老化筛选,也算是完全依靠晶体的手表精度的顶峰了(电波不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