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科技] 当芯片工艺进入原子级较量:Intel与台积电的2纳米暗战浮出水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4 07:58: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旧金山国际电子器件大会的展厅里,工程师们围着一张布满纳米级线路图的展台低声讨论。这场始于1954年的学术会议,今年因为两家芯片巨头的工艺路线图交锋变得格外热闹——Intel亮出18A工艺的肌肉,台积电则摆出N2制程的底牌,双方在2纳米级战场上的技术底细首次被摆上解剖台。

根据TechInsights和SemiWiki最新拆解报告,这场工艺对决呈现出有趣的跷跷板现象:Intel的18A工艺在运算速度上跑得更快,而台积电N2则在单位面积塞进了更多晶体管。具体来看,台积电N2的高密度标准单元达到每平方毫米3.13亿个晶体管,比Intel 18A的2.38亿高出近三成。不过这个数字背后藏着门道——就像盖楼房不能全用经济户型,实际芯片设计需要混合使用高密度、高性能和低功耗三种单元,各家企业的排列组合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在决定芯片速度的关键指标上,分析机构用了个有趣的对比方法:把台积电16纳米和三星14纳米作为起跑线,通过各代工艺的迭代提升推算未来性能。结果显示Intel 18A可能比台积电N2快半个身位,不过这种跨时空对比就像用十年前的百米成绩预测奥运冠军,具体成色还得等实物落地检验。

两家企业的技术路线差异逐渐显现:Intel给18A工艺装上了"电力后门"PowerVia技术,把供电线路从芯片背面走线,给正面腾出更多空间跑信号。这种设计就像给摩天大楼单独修建地下供电管道,理论上能提升10%的性能或15%的能效。而台积电N2虽然暂时没有类似设计,但其成熟的鳍式晶体管(FinFlex)和灵活架构(NanoFlex)仍是业界标杆。

量产时间表透露着商业策略——Intel计划在2025年夏天用18A工艺生产Panther Lake处理器,台积电N2则要等到2025年底才能大规模投产,首批产品面世至少要等到2026年夏天。三星的2纳米工艺虽然也标榜2025年量产,但具体时间窗口仍是个谜。这个时间差可能成为芯片订单争夺战的关键变量,毕竟早半年量产意味着能先吃到AI芯片和自动驾驶处理器的头啖汤。

在这场纳米级别的较量中,没有绝对的赢家。游戏玩家可能更青睐Intel的运算速度,数据中心或许偏爱台积电的能耗表现,而手机芯片厂商则要在密度与功耗间寻找平衡点。当芯片工艺逼近物理极限,每个百分点的提升都凝结着数百亿研发资金的智慧结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受益的将是握紧智能手机、开着智能汽车、用着AI应用的每一个普通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8 17:34 , Processed in 0.2652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