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越南造镜头就能省下25%关税?这事儿还真被日本企业琢磨明白了!"全球知名光学厂商腾龙近日宣布,其耗资40亿日元打造的越南第二工厂正式投产。这座位于越南北部永福省的三层厂房,正成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变局的关键布局。
这座占地1.7万平方米(约18.3万平方英尺)的新工厂坐落在升龙第三工业园,从金属零件加工到镜头组装,整条生产线都在同一屋檐下完成。按照规划,工厂将在2028年实现1500名员工的满员运转,主要生产摄影镜头、车载摄像头模组和安防监控设备专用光学部件。
根据企业公告,腾龙早在2023年就启动了这个项目,主要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政策,让这家在日本青森县设有研发总部、在中国东莞建有生产基地的企业,开始加速布局"全球三地生产模式"——日本工厂专注技术研发,中国工厂服务本土市场,而越南双厂则包揽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的产品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新工厂虽然今年2月已开始试生产,但要到明年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完全达产还需等到2027年。即便如此,这个项目仍将使腾龙的总产能比去年提升约20%。目前该厂生产的车载摄像头组件已获得多家欧洲汽车制造商认证,预计2026年可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从财务数据来看,企业这步棋下得颇具前瞻性:按现行汇率计算,新厂建设费用约合2650万美元,而据业内人士估算,仅规避对美出口关税一项,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省数千万美元成本。这种"多地生产、分散风险"的模式,正在成为跨国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通用解法。
眼下,这座越南工厂的机械臂正日夜不停地打磨着光学镜片,这些产品未来将装配在各大品牌的相机和智能汽车上。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腾龙的这次布局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折射出制造业应对国际贸易挑战的新思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