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3-25 10:47 编辑
最近车圈出了件新鲜事:日本三菱汽车宣布要和中国台湾的鸿海集团联手搞电动车。按计划,三菱最快2026年就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开卖鸿海开发的Model B电动SUV,摆明了要和中国车企抢地盘。
■ 为啥要拉鸿海入伙?
三菱社长加藤隆雄早就说过大实话:"我们这种小车企,只能在插电混动这些看家技术上使使劲,其他领域得找帮手。"今年澳大利亚开始实施严苛的碳排新规,车企要是超标就得交罚款。对于在当地占着一成多市场份额的三菱来说,这简直是火烧眉毛——自己从头研发电动车又慢又烧钱,找鸿海代工就成了救命稻草。
鸿海拿手的CDMS模式(承包设计制造)正好解了围。简单说就是车企提需求,鸿海包办整车设计和生产。三菱不用砸钱建新厂,就能快速把电动车摆进展厅,这种"拎包入住"的模式对中小车企确实香。
■ 供应链要重新洗牌?
合作消息一出,和三菱混了十几年的日本供应商心里直打鼓。有零部件厂高管私下嘀咕:"要是三菱用自家闲置工厂给鸿海代工,咱们的订单怕是要砍半。"更麻烦的是,鸿海自带一票合作多年的台湾供应商,日系零部件商的好日子可能要变天。
不过业内人士觉得,这次合作更像"试水温"。毕竟鸿海造车还是新手,三菱也留了后手——既没甩开大股东日产,还留着力气搞自家擅长的插电混动车型。有汽车行业观察者分析:"要是这次合作成了,说不定丰田、本田这些大佬也会找鸿海谈生意。"
■ 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
三菱这波操作挺有意思:一边抱着日产-雷诺联盟大腿,一边又和鸿海暗送秋波。这种"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的做法,其实是小车企在电动化浪潮里的生存之道。毕竟现在电动车研发动不动砸几十亿美金,年销量刚过百万的三菱实在玩不起。
重点布局澳大利亚市场也是精打细算。这个占三菱全球利润10%的"钱袋子",电动车普及率还很低。借鸿海的快车导入平价电动车,既躲得过罚款又抓得住市场空白,这账怎么算都不亏。眼看着2026年就要见真章,这场中日台车企的"三地杀"可有得看了。
(信息来源:综合日经新闻、路透社等媒体报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