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游戏圈被称为"G胖"的Gabe Newell又有新动作——这位缔造《半条命》《DOTA2》的Valve公司创始人,正带领旗下脑机接口企业Starfish Neuroscience挑战马斯克的Neuralink。日前这家初创公司宣布,首枚脑机芯片将于2025年底完成流片,其"多点分布式植入"方案或将改写行业格局。
据Starfish官网披露的技术白皮书,这颗采用台积电55nm工艺的芯片仅有2x4毫米大小(BGA封装间距0.3毫米),功耗控制在1.1毫瓦。与Neuralink植入颅骨的N1芯片(23x8毫米/6毫瓦)相比,体积缩小近90%,功耗降低82%。该芯片集成32个电极触点,支持16通道同步18.75kHz采样,兼具脑电信号采集与双向脉冲刺激功能,其内置的动态阻抗监测系统可实时校准电极接触状态,刺激模块的微秒级电压测量能将电流波动控制在±5μV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Starfish提出"多点微型植入"概念:通过在多个脑区部署多枚芯片,替代传统单一大体积植入物。神经工程师Nate Cermak在技术博客中指出,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往往涉及多脑区环路异常,多点监测可更精准捕捉异常信号。这一策略与Neuralink现有方案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已在三名人类受试者中实现单点植入,其中首位患者在术后出现15%电极线位移的情况下,仍保持85%的指令识别准确率,并通过思维控制完成了国际象棋对弈等复杂操作。
不过Starfish现阶段仅完成芯片设计,配套的无线供电、植入机器人等子系统尚需外部合作。公司公开招募合作伙伴的公告显示,其脑机系统将采用完全无电池设计,依赖近场无线供电技术,特别寻求掌握5.8GHz微波输电、亚毫米级手术机器人及医用硅胶封装技术的战略伙伴。而Neuralink现有方案仍需周期性无线充电,其N1设备内置锂电池。
除脑机接口外,Starfish还布局了两项医疗技术:利用精准热疗消融肿瘤的"超高温治疗仪",以及结合机器人导航的经颅磁刺激系统(TMS),后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这些项目与Valve早年探索的VR生物传感技术一脉相承——该公司曾研发能监测耳垂血氧的虚拟现实头显原型机。
对于游戏玩家关心的脑机交互应用,G胖在2019年GDC大会的演讲或许能提供线索。当时Valve提出用脑电波控制游戏角色的设想,现场演示了通过注意力集中程度触发《DOTA2》技能释放的原型系统。如今Starfish将脑机技术独立运营,或许意味着这项前沿科技距离玩家又近了一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