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HBM4迎头赶,量产时间差有望缩短
根据韩国媒体《Sedaily》引用产业消息源20日的报道,三星电子上个月提交给英伟达(NVIDIA)的下一代HBM4内存样品,最近顺利通过了初期的原型验证和质量测试(quality testing)。这下三星可算是迈过一道重要门槛,预计在这个月底,也就是8月底之前,就能推进到至关重要的试生产阶段(Pre-production, PP)!
报道提到,三星如果能闯过这最后一关的最终验证,那么最快在今年11月或者12月就能启动大规模量产(mass production)了。这款HBM4可是瞄着英伟达明年的新宝贝——下一代AI加速器平台“Rubin”去的。
看看另一边呢?老对手SK海力士动作更快一步,人家早在今年3月份就把HBM4样品送出去了,到了6月份已经小规模出货给英伟达了,并且定好了今年10月就要开足马力搞大规模量产。三星要是真能在11月量产,那进度上的差距就能从几个月缩短到大约一个月左右了,追得够紧!
三星HBM3E开打价格战,英伟达货比两家
除了HBM4的好消息,三星在目前主流的高端型号HBM3E上也玩了一手狠的。《Sedaily》的消息说,三星的12层堆叠HBM3E也很有希望在这个月底(8月底)通过英伟达的质量测试,这意味着它很快也能给英伟达供货了。
关键点在这儿:报道称,三星这次为了拿下英伟达中国特供版AI芯片H20的订单,对SK海力士发起了价格战!三星开出的HBM3E供应价,比SK海力士的报价低了整整20%到30%!这折扣打得够狠!
正因为三星这个“搅局者”报出更低的价格,英伟达那边也留了个心眼。报道说,英伟达现在手里握着两家报价,但还没跟任何一家签最终的价格协议。英伟达是这么盘算的:必须等三星的HBM3E和HBM4都通过了英伟达自己的最终质量测试,才拍板跟SK海力士正式签合同呢。说白了,就是用三星来压价,看最后谁性价比高。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认为,三星这种激进定价策略,加上他们计划在2026年大幅提升HBM3E的产量,再配合重点推进的下一代1c纳米(1c-nm)制程技术投资,这几板斧下去,很可能会给明年的HBM市场价格带来一波不小的下行压力(downward pressure)。明年买内存没准能便宜点?
美光宣称2026年HBM产能被抢光,三强争霸再加码
你以为就韩国那哥俩在PK?美国巨头美光科技(Micron)也整了个大新闻!据《ZDNet》和《New Daily》报道,就在前不久的6月10日,美光非常高调地宣布,它的36GB容量的12层堆叠(12-Hi)HBM4样品,已经送到几家核心大客户手里了!这速度,让美光成了继SK海力士之后,第二个挤进HBM4样品玩家俱乐部的大佬(big three memory makers),之前三星还在测,美光这波操作确实快。
美光更让人意外的消息是:它现在竟然说,公司2026年一整年的HBM产能,居然已经快被客户们订光了(full sell-out)!成为三巨头里第一个公开这么喊的。这行情得多火?不过具体是哪一年的订光没说透,是指2026全年产能已预订一空?得再看看后续。
英伟达亲自下场做HBM基础芯片?供应链有点慌
巨头打架还不够热闹,场边还飘出一个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消息:有市场传闻说,作为最大买家的英伟达,不满足于只买别人的了,它自己开始动手研发HBM里一个关键部分——基础裸片(base die)了!
根据中国台湾地区《经济日报》(Commercial Times)的报道,英伟达这颗自研的HBM基础芯片,会用上台积电最先进的3纳米(3nm)制程来制造。他们计划在2027年下半年启动小规模试产(small-batch trial production)。
这个消息一出,可就炸锅了。虽然还在早期阶段(2027年才试产),但以英伟达的影响力,它要是真能自己做基础裸片,这对长期依赖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家巨头供应完整HBM模块的供应链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重磅炸弹。合作伙伴们心里难免要咯噔一下:以后饭碗会不会被端走一部分?这步棋要是走成了,整个行业格局又得变一变了。咱们就走着瞧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