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黑胶唱机到真无线耳机,LG的音频基因这次全面觉醒。两款新品带着Will.i.am调音和黑科技来袭,耳机选择困难症患者这次更难了!
还记得今年年初LG带来的xboom Buds吗?当时就有人调侃说LG这是要在大牌林立的真无线耳机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没想到这才过了大半年,LG就直接甩出王炸组合——xboom Buds Plus和Buds Lite,这波操作明显是要通吃从发烧友到日常用户的全部市场。
话说LG做音频设备可不是半路出家,人家从1958年就开始制造收音机了,这份积淀现在终于要在真无线耳机领域全面爆发。而且这次还请来了欧美音乐圈大佬Will.i.am亲自调音,这阵容堪称豪华。
双机齐发,LG的音频野望
LG这次推出的两款新品定位非常明确:Buds Plus主打高端市场,Buds Lite瞄准日常使用。这种双线作战的策略明显是要对标苹果的AirPods和AirPods Pro,但LG很聪明地选择了差异化竞争。
Buds Plus的售价预计会在150-200美元区间,而Buds Lite则会定位在100美元左右。这个定价策略很有意思,刚好卡在主流消费级和入门级之间的空白地带。
从发布时间线来看,LG明显是想要抢占秋季新品季的市场。9月份发布,正好赶上学生开学和年末购物季的前哨战。这波 timing 抓得相当精准。
Buds Plus:黑科技加持的旗舰之选
先来看看这款堆料十足的Buds Plus。LG这次真的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各种黑科技应有尽有。
自适应EQ功能简直是为戴不稳耳机人群的福音。它能够实时监测佩戴状态并自动调整音效,就算你运动时耳机稍微移位,音质也不会打折扣。这个功能解决了真无线耳机的一大痛点——因为佩戴不当导致的音质损失。
三重麦克风系统更是通话降噪的利器。实测显示在80分贝的环境噪音下,对方依然能够清晰听到你的声音,这个表现已经接近专业级通话耳机的水平了。
最让人惊喜的是UVnano技术再次回归。充电盒内置紫外线杀菌功能,能够消灭99.9%的细菌。疫情之后大家对卫生越来越重视,这个功能虽然看似小众,但却特别戳中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
Plug & Wireless功能简直是旅行党的救命稻草。只需要一根转接线,就能让充电盒变身蓝牙发射器,飞机上的娱乐系统、健身房的老旧设备都能瞬间变身为蓝牙设备。这个功能在同类产品中相当罕见,展现了LG的产品思维确实与众不同。
Buds Lite:续航怪兽的日常之道
别看Buds Lite定位入门,它的续航能力反而比大哥更厉害。单次充电可使用11.5小时,配合充电盒能达到35小时,这个数据在同类产品中绝对属于顶尖水平。
轻度降噪功能是个很聪明的设计。完全降噪虽然效果好,但有时候过于隔绝环境反而会有安全隐患。Buds Lite的轻度降噪既能过滤掉烦人的背景噪音,又不会让你完全听不到周围环境,特别适合城市通勤使用。
四种可自定义EQ模式让这款入门产品也有了可玩性。不同音乐类型搭配不同EQ设置,这个功能通常只会在高端产品上出现,LG这次确实是良心发现了。
佩戴舒适度方面,Buds Lite单耳重量只有4.8克,比一张A4纸还要轻。长时间佩戴几乎无感,这个设计对需要全天使用耳机的用户来说特别友好。
技术底蕴:LG的音频基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LG在音频领域其实有着深厚积淀。1958年制造出韩国第一台收音机,1998年推出首款MP3播放器,2009年就推出了首款蓝牙耳机。
这种技术积累在xboom Buds系列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石墨烯振膜的使用让耳机在保持轻薄的同时实现了更好的音质表现。石墨烯这种材料的强度是钢的200倍,但重量极轻,是制作扬声器振膜的理想材料。
蓝牙5.4的加持让连接稳定性大幅提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xboom Buds的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采用蓝牙5.2的产品。这对于在都市环境中使用的用户来说特别重要。
多点连接功能也很实用。可以同时连接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哪个设备有声音就自动播放哪个,不用来回切换。对于经常需要在多个设备间切换的现代人来说,这个功能简直太棒棒了。
市场竞争:突围策略分析
真无线耳机市场现在已经挤满了玩家,从苹果、三星到索尼、Bose,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LG选择这个时候加大投入,显然是有备而来。
通过产品矩阵策略,LG实现了市场全覆盖。Buds Plus对标AirPods Pro,Buds Lite瞄准标准版AirPods,这种错位竞争的策略很聪明。
特色功能差异化是LG的另一个杀手锏。UVnano杀菌、Plug & Wireless转换器等功能在竞品中很少见到,这些独特卖点能够吸引特定人群的关注。
音质调校方面,Will.i.am的加入给了LG足够的底气。这位音乐人在业界以对音质的苛刻要求著称,他的背书相当于给产品盖上了品质保证章。
价格策略也很巧妙。比苹果便宜但比山寨品牌贵,正好卡在中间价位带,既能保持品牌调性又具备价格竞争力。
用户体验:细节见真章
LG在用户体验方面的考量相当周到。充电盒支持无线充电这个功能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很多同价位产品都省略了这个功能。无线充电的便利性一旦用过就回不去了。
耳钩设计虽然增加了佩戴稳定性,但并没有牺牲舒适度。硅胶材质经过特殊处理,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不适感。这个平衡点把握得相当到位。
xboom Buds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除了基本的EQ调节外,还能设置触摸控制的功能分配,甚至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动切换音效模式。
佩戴检测功能也很实用。取下耳机自动暂停音乐,戴上后自动续播,这个功能现在几乎成了标配,但LG的响应速度特别快,基本能做到无感切换。
市场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
真无线耳机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远未饱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5年真无线耳机的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5亿副,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LG最大的优势在于品牌认知度和渠道能力。作为全球性电子品牌,LG的渠道覆盖能力是很多新兴品牌无法比拟的。线下体验店的数量和质量也能为产品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
不过挑战也不小。苹果凭借生态优势占据高端市场,中国品牌则以性价比抢占中低端市场。LG需要找到准确的定位才能在这片红海中杀出重围。
5G和物联网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新的机遇。随着音频内容质量的提升和使用场景的扩展,用户对音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对注重音质的LG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选购建议:哪款更适合你?
如果你是对音质有要求的音乐爱好者,经常出差旅行,那么Buds Plus显然是更好的选择。高级降噪、UV杀菌和蓝牙发射器功能都是为频繁外出的用户量身定制的。
如果你是学生党或日常通勤族,预算有限但又想要不错的音质和续航,Buds Lite会是个更明智的选择。轻度降噪和超长续航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运动达人可能会更偏爱Buds Plus,因为它的耳钩设计更稳固,防水等级也更高。而且自适应EQ功能能够补偿运动时佩戴位移造成的音质损失。
办公室人群则可以根据通话需求选择。如果需要频繁进行视频会议,Buds Plus的三麦克风系统会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如果主要是听音乐和偶尔通话,Buds Lite就足够了。
LG音频事业部负责人Lee Jeong-seok说得挺好:“从韩国第一台收音机到现在的无线音频创新,声音一直是LG基因的一部分。”这次xboom Buds系列的双机齐发,确实让人看到了LG在音频领域的坚持和创新。
真无线耳机市场虽然已经杀成红海,但像LG这样愿意在细节上下功夫的品牌其实并不多见。无论是Buds Plus的全面性能还是Buds Lite的续航表现,都体现了LG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
九月就要上市了,到时候市面上又会多两个值得考虑的选择。等等党这次可能又要赢了,毕竟多个选手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不是?
话说回来,现在选个耳机都快赶上选手机一样纠结了。功能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好看,不过这种竞争带来的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用户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