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们,欧洲汽车圈最近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的戏码——一边是沃尔沃、极星这些新势力疯狂敲桌子喊“必须搞电动化!”,另一边是奔驰、Stellantis这些老牌车企搓手手说“哥,真的做不到啊!”就在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准备开会调解的前夕,两派就这么当面撕起来了!
新势力VS传统车企:谁在掀桌?
这事儿还得从上周一说起。沃尔沃汽车、极星(Polestar)这些电动品牌,联名150多位行业高管,一起给布鲁塞尔写了封“鸡血信”,主要意思就一句:“2035年零排放目标绝不能推迟!否则欧洲药丸!”
极星CEO Michael Lohscheller话说得贼狠:“现在怂了就是在告诉全世界——欧洲人说话像放屁!不仅环保凉凉,竞争力也得崩盘!”
但传统车企那边也不是吃素的。就在两周前,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和供应商协会才刚写信给冯德莱恩,大声诉苦:“2035年彻底零排放?真的做不到啊!”——这封信甚至拉来了奔驰CEO Ola Källenius的签名,老牌巨头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为什么吵这么凶?
说到底还是成本和技术路线的矛盾。
欧盟规定,车企在欧盟卖新车必须逐年降低碳排放,否则罚到肉疼(比如每超标1克CO₂罚95欧元)。今年3月,欧盟刚妥协过一次,给车企三年而不是一年时间达标。但现在传统车企还想再拖……
为啥拖?传统车企的电动转型是真的烧钱!研发新平台、建电池厂、换供应链,哪样不是天文数字?更何况现在欧洲电动车需求还在放缓,消费者更愿意买便宜的中国车(比如MG、比亚迪),或者干脆选混动过渡。
Stellantis的CEO Antonio Filosa就直言:“不如多推混动技术!让老百姓先把老油车换了,比硬推纯电实际多了!”(翻译:哥,给条活路吧别卷了)
中国玩家:默默吃瓜还是暗中狂喜?
欧洲车企内部吵架,最开心的可能是中国厂商。极星在信里直接警告:“欧洲要是退缩,中国车企直接偷家!” 毕竟2023年中国电动车已经占了欧洲市场8%,而且价格卷到飞起——比如比亚迪海豚比大众ID.3便宜整整1万欧元!
更扎心的是:研究机构T&E最近报告显示,除了奔驰,所有欧洲车企都能按时完成2025-2027的排放指标!奔驰甚至得靠和沃尔沃、极星“拼碳排放额度”才能避免罚款……(奔驰:我不要面子的吗?)
未来怎么走?冯德莱恩的头大了
9月12日,欧盟主席就要和车企大佬开会聊这事。一边是环保压力(欧盟2050碳中和目标搁那儿盯着),另一边是车企嗷嗷喊“要灵活要现实”,中间还夹着中国车企虎视眈眈……
目前预测显示,欧盟纯电车销量占比会在2027年冲到30%(今年才18%),但传统车企显然希望节奏慢点——比如多卖混动、甚至搞合成燃料(e-fuel)曲线救国。
结尾碎碎念
这场 battle 说到底是路线之争:激进派想靠电动化弯道超车,保守派怕转型太快把自己转没了。但现实是:中国车不会等你,气候变暖也不会等你。
最后丢个脑洞:如果欧洲真的推迟目标,你会觉得是“务实”还是“摆烂”?评论区等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