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科技] 适配慢热:苹果推“液态玻璃”设计,应用全面普及需数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科技媒体 Appleinsider 昨日(9 月 16 日)发布博文,指出苹果在 iOS / iPadOS 26 中推出全新“液态玻璃”(Liquid Glass)界面设计,但多数第三方开发者尚未更新,甚至苹果自家应用也未全面适配。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在 WWDC 2025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液态玻璃”后,该设计语言虽已在 Finder、Safari、Mail、Maps、Music 等原生应用中落地,但多数第三方应用仍停留在旧界面。即便是苹果自家,Pages、Numbers、Keynote、Final Cut Pro 等核心软件也尚未适配。
判断应用是否适配“液态玻璃”的一个关键区别,就是圆角,Slack(前)没有更新,而 Finder(后)已经更新
Word 和 Pages 都没有更新
这不仅仅是液态玻璃有更多的圆角。请注意 Pages 中的平面工具(顶部)和 Finder 中更突出的工具(底部)
该媒体指出过去经验显示,大型软件厂商并非追随苹果发布周期,往往按自身节奏更新 UI。回顾历史,微软跟进苹果 Aqua 界面(Mac OS X 图形界面,于 2000 年 9 月同 Mac OS X Public Beta 一起发布)用了 3 年时间。
此外从 64 位支持到 Apple Silicon 原生版本,微软和 Adobe 等软件巨头需要耗费多年时间才会跟进,且部分实现并未完全遵循苹果设计规范。这种“慢热”现象在跨平台开发商中更为显著。
技术上,“液态玻璃”上的圆角窗口等标准元素等部分效果可通过重新编译直接获得,但使用 Electron 等跨平台框架的应用需等待底层框架升级,增加了滞后时间。
此外,“液态玻璃”不仅改变外观,还影响按钮的折射与放大效果,这在图形密集型应用中可能提升视觉体验,但在文字为主的界面中带来可读性挑战。
目前首批适配“液态玻璃”的多为小型开发商,例如 Omni Group 在系统发布当天就更新了 OmniFocus,Drafts 等文本工具也迅速跟进。
OmniFocus 在用户滚动时平滑地将控件移开
这类开发者受制于内部决策链较短,更易快速响应新设计标准。相比之下,大型厂商需在复杂的产品线和开发计划中协调 UI 升级,因此进度缓慢。
“液态玻璃”被视为自 iOS 7 摒弃拟物化设计以来最大的一次视觉变革。当年“扁平化”风格用了数年才普及并稳定。业内普遍预计,Liquid Glass 也将经历类似的缓慢渗透过程。
苹果若希望加速普及,不仅需优化开发工具,让适配更接近“重新编译即完成”,还需率先完成自家全线应用的更新,以示范其设计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18 00:42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