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业界] 台积电2纳米芯片争夺战:苹果豪占半壁江山,英特尔意外缺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9-18 16:40 编辑

听说科技圈最近有个超级VIP俱乐部正在悄悄招新,门槛高到令人发指——入场券是台积电2纳米工艺的首批产能。最近行业调研机构TrendForce放了点风声,把这场高端玩家游戏的内幕给捅出来了。

现在可以确认的是,苹果、AMD、英伟达和联发科已经稳坐牌桌,等着分食2025年底开始量产的2纳米大蛋糕。但眼尖的人应该发现了,这场高端对局里好像少了个熟悉的身影——那个曾经喊着“Intel Inside”的芯片巨头,这次居然连入场资格都没拿到?

苹果:台积电2纳米阵营的头号氪金玩家
要说台积电2纳米工艺的最大金主,苹果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这家iPhone制造商一次性包圆了将近一半的初期产能,简直是把2纳米当成自家专属产线来用的节奏。

明后年我们可能会看到: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大概率会搭载基于2纳米的A20芯片,Mac电脑也会用上M6系列的2纳米处理器,就连第二代Apple Vision Pro的R2芯片据说也要升级到2纳米工艺。苹果这波操作,明显是要在全产品线来个性能大跨越。

显卡大战升级:英伟达的2纳米战略选择
显卡大厂英伟达当然不会缺席这场派对。听说他们正在准备“Feynman”架构(这名字取自物理学家费曼),准备接棒即将面世的“Rubin”架构。

有意思的是,TrendForce透露英伟达可能会跳过常规的2纳米工艺,直接选用台积电更先进的A16节点。A16这玩意儿据说相当于1.6纳米级别,最大特点是采用了背面供电技术,能进一步优化芯片的功耗表现。

看来老黄这次又要放大招了,显卡性能恐怕要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2026年下半年我们就能看到这些基于2纳米级工艺的显卡芯片正式量产。

AMD与联发科的2纳米进程
AMD这边也没闲着,他们的“Zen 6”架构芯片已经完成了设计流片(tape-out),计划用于下一代EPYC“Venice”服务器处理器。这玩意在2025年4月就完成了设计,就等着2026年上生产线了。

手机芯片大厂联发科动作也很快,他们的天玑9600系列旗舰移动处理器刚刚完成设计,预计2026年底就能量产。看来明年我们就能看到一波基于2纳米工艺的安卓旗舰机发布了。

英特尔:为何缺席台积电2纳米盛宴?
最让人好奇的是英特尔去哪了?目前英特尔还在用台积电的3纳米工艺(N3B节点)生产一些核心芯片,但到了2纳米节点,他们居然选择了“退群”。

其实英特尔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正在全力推进自家的Intel 18A工艺,采用了RibbonFET和PowerVia这些黑科技,甚至还公布了更超前的Intel 14A节点计划。英特尔这是要自力更生搞制造,不想在先进工艺上被台积电卡脖子。

2纳米工艺:为什么这么难?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2纳米这么受关注。简单来说,芯片制造工艺发展到这个级别,已经接近物理极限了。台积电的2纳米工艺抛弃了用了多年的FinFET晶体管技术,转向了全新的GAA(全环绕栅极)架构。

这种新技术用纳米片堆叠的方式,让栅极能够完全包裹住晶体管通道,大大提升了芯片效能同时降低了功耗。据说在相同性能下,2纳米比3纳米能省电24-35%,或者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15%。

芯片行业的暗流涌动
这场2纳米争夺战背后,同时也是整个芯片行业的大洗牌。现在能玩得起2纳米的企业屈指可数,因为光设计一款2纳米芯片的成本就可能高达7亿多美元,这还不包括流片和生产的天价费用。

台积电的2纳米晶圆报价据说达到每片3万美元,未来1.4纳米工艺可能要到4.5万美元一片。这种天价只有苹果、英伟达这种利润率超高的企业才烧得起。

全球布局:不只是台湾的事
台积电正在全球布局2纳米产能。除了台湾本土的新竹宝山和高雄工厂,他们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了Fab 21工厂生产2纳米芯片。到2025年底,台积电的2纳米月产能预计达到4.5-5万片晶圆,2026年将超过10万片,2028年可能达到20万片。

有意思的是,台积电计划将30%的2纳米产能放在美国,这既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也是贴近美国客户的需求。毕竟现在台积电75%的收入来自美国客户,未来这个比例可能还会上升。

未来展望:2纳米之后还有什么?
台积电已经规划好了2纳米之后的路线图:2026年下半年推出N2P增强版,之后还有A16节点,2028年则计划量产A14节点(相当于1.4纳米级别)。

A14节点据说要比2纳米在相同功耗下性能再提15%,或者在相同性能下功耗再降30%,逻辑密度还能增加20%以上。芯片行业的军备竞赛根本停不下来啊。

芯片巨头的生存游戏
说实话,看到芯片工艺进化到2纳米级别,感觉就像在看一场没有终点的科技马拉松。参赛门槛越来越高,玩家越来越少,只有那些资金雄厚、技术储备充足的企业才能留在牌桌上。

苹果、英伟达、AMD这些公司能够抢到台积电2纳米的首发资格,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财大气粗,更因为它们的产品需要这种尖端工艺来保持竞争力。手机、显卡、服务器,哪个不是性能饥渴型产品?

英特尔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押注自研工艺,这场赌注的成败可能决定公司未来的命运。半导体行业的竞争从来不只是技术之争,更是战略眼光与执行力的全面比拼。

台积电作为这场游戏的裁判兼场地提供者,其实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推进一个技术节点,研发投入和制造复杂度都呈指数级增长。要知道,一座3纳米晶圆厂的造价就超过200亿美元,2纳米工厂只会更烧钱。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这场2纳米竞赛最终会转化为更强大的手机、更流畅的电脑和更智能的AI体验。但另一方面,芯片制造的高门槛也可能导致未来尖端技术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这种集中化趋势对行业和消费者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下次你拿起手机的时候,可以想想里面那块芯片可能经历了怎样一场跨越纳米级别的长征,才最终来到你的手中。科技进化从未停止,而2纳米工艺只是这个漫长旅程中的最新一站而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18 18:56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