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产品] 黑科技来袭!技嘉推出8GPU怪兽服务器,AI计算要起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块顶级GPU挤在一个机箱里,每秒能传输1.8TB数据——这相当于一口气下载整个Steam游戏库的速度,如今却成了一台服务器的标配。

你有没有试过用ChatGPT生成一段代码,或是让Midjourney帮你画张图,然后盯着那个加载图标转了半天?AI时代的便利背后,是无数个数据中心在默默承受着指数级增长的计算压力。

业界大佬们都在嘀咕:传统的计算架构已经撑不住了,得来个狠角色。

9月18日,技嘉科技旗下子公司Giga Computing扔出了他们的王牌——GIGABYTE G894-SD3-AAX7服务器。

这台8U大小的大家伙肚子里塞进了八块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堪称AI计算领域的“哥斯拉”。

为什么现在需要这么强大的服务器?
AI应用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从能跟你聊天的客服机器人,到一秒生成几百张设计图的创作工具,再到预测蛋白质结构的科研神器,个个都是算力饕餮。

数据显示,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

这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模型参数数量从百万级、亿级一路飙到万亿级,对计算能力的需求简直是个无底洞。

传统的CPU服务器在这种压力下已经力不从心,GPU服务器凭借其并行计算的优势,成为了AI时代的扛把子。

技嘉科技早在几年前就看准了这个趋势,他们的G893系列服务器就已经让业界眼前一亮。这次推出的G894更是把天花板又捅高了一大截。

拆解这台计算猛兽的内部构造
让我们打开这个8U大小的机箱,看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宝贝。

最核心的是那八块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这些芯片通过NVLink和NVLink Switch技术相互连接,实现了1.8 TB/s的GPU到GPU带宽。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相当于每秒能传输​​10万部高清电影​​的数据量。

CPU方面配置了双Intel Xeon 6700/6500系列处理器,配上32个DDR5 DIMM插槽,确保了整体计算能力没有短板。

内存方面更是豪气,超过2TB的HBM3E内存让这台服务器能够轻松应对那些需要处理超大规模数据集的应用场景。

网络连接:快得飞起的数据通道
再强的计算能力,如果数据送不进去、结果拿不出来,也是白搭。这台服务器在网络连接上也是下了血本。

它配备了8个800 Gb/s OSFP InfiniBand或16个400 Gb/s以太网端口,通过NVIDIA ConnectX-8 SuperNIC实现。

这种网络配置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下,如果数据中心的网络是高速公路,那这就是一条​​双向100车道的超级公路​​,永远不用担心堵车。

对于需要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的场景,这种网络带宽意味着更低的通信延迟和更高的整体效率。在大规模模型训练中,这能直接转化为训练时间的显著缩短。

扩展性:为未来留足空间
好东西不能一次性全部堆上,总得给未来升级留点余地。G894-SD3-AAX7深谙此道。

它支持NVIDIA BlueField-3 DPU和4个PCIe Gen 5 x16插槽,为存储和其他集群提供最大数据吞吐量,同时还预留了未来系统扩展的空间。

这种设计思路很明智——现在AI技术迭代速度这么快,谁知道明年又会出什么新玩意儿。

技嘉在服务器设计上一直很注重扩展性。之前的G593-SD2模型就展示了他们在风冷系统上的专长,5U机箱分为顶部1U用于双Intel Xeon CPU和底部4U用于NVIDIA GPU,这种设计确保了顶级性能不会在密集机箱中受到限制。

供电和散热:稳定运行的保障
给这么一堆高性能硬件供电可不是小事。G894-SD3-AAX7配备了12个3000 W 80 Plus Titanium级别冗余电源,确保了哪怕一个电源挂了,系统也能照样稳定如初。

散热方面,虽然用的是风冷而不是更 fancy 的液冷,但技嘉通过巧妙的设计确保了冷却效率。

他们甚至跟嘉实多合作,推广数据中心液体冷却技术,包括浸没式液体冷却和直接液体冷却。

这些技术能让服务器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电费账单不会让人看了就想哭。

性能表现:碾压前代的提升
根据官方数据,NVIDIA HGX B300平台相比前代Hopper平台,AI性能提升了整整​​7倍​​。

这个提升幅度在半导体行业堪称罕见,通常一代产品能提升30%-50%就已经很不错了。

集成的NVIDIA ConnectX-8 SuperNIC提供8x800 Gb/s OSFP InfiniBand或16x400 Gb/s以太网连接,大大加速了数据传输速度。

Blackwell架构不仅加速传统AI训练和推理,还解锁了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支持从AI代理和复杂决策到实时多媒体生成的最苛刻场景。

能用在哪些地方?
这么强的性能,到底能拿来干什么?应用场景多了去了。

在医疗领域,它可以加速基因组测序和药物发现过程。原来要花几周时间的分析,现在可能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能搞定。

金融行业可以用它进行高频交易分析和风险建模,那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再也不用简化了,直接上完整版。

制造业能用它来优化生产线,实现更精细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调度。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这种服务器能够支持更强大的生成式AI应用,从文本生成到视频创作,都能得到质的提升。

瞄准新兴云服务提供商
Giga Computing销售副总裁Vincent Wang说得挺直白:“G894-SD3-AAX7专为Neocloud等新兴云服务提供商设计,同时满足多个行业的创新需求。”

这话背后有意思——新兴云服务商想要跟AWS、Azure这些大佬抢生意,就得有差异化优势。提供基于最强大硬件的AI服务,确实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对中小企业来说,直接买这种服务器可能肉疼,但通过云服务按需使用,就能用相对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顶级算力。

不只是硬件,更是生态
技嘉这次没只停留在卖硬件上,他们还扩展了GIGAPOD高性能AI集群解决方案组合。

B300旗舰服务器的加入为GIGAPOD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节点选项,增强了生成式AI、科学模拟和企业AI工厂部署的整体性能和可扩展性。

通过与NVIDIA技术生态系统的紧密集成,GIGAPOD持续为企业提供从单台服务器到超大规模集群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这种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路很聪明,降低了企业部署AI基础设施的门槛。

未来往哪走?
服务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很明确:更高计算密度、更高能效比。

计算密度的提升永无止境,现在的公式是:TFLOPS/U = (单卡算力×卡数) / 机架高度。未来可能会有全新的架构出现。

能效比也越来越重要,电费可是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大头。最新数据显示NVIDIA H100可达0.05PFLOPS/W,较上代提升3倍。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创新技术,比如Chiplet技术、光互连,甚至量子混合计算架构。

写在最后:算力过剩?不存在的
有人可能会嘀咕:搞这么强的服务器,是不是性能过剩了?但看看AI发展的速度,只怕是算力再多也不够用。

这就好比1990年代有人问“64MB硬盘永远用不完了”,现在看看你的手机存储,512GB都不一定够用。

​​算力需求永远会膨胀到填满所有可用资源​​——这在计算机领域几乎成了铁律。

所以别担心这台服务器太强,说不定明年就会觉得正好够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18 19:43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