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数千款云解决方案,但“私人订制”才是重头戏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IT采购负责人,可能经历过这种折磨:需要一款能处理财务报告的AI工具,结果在20个供应商官网之间反复横跳,比价、沟通、测试、走合同…如今微软直接甩出一个“企业级应用商店”,号称能把这一切浓缩成“点击-购买-部署”三步操作。听起来很美好?但细节可能没那么简单。
一、不只是应用商店,更是微软的“AI生态野心的集散地”
9月26日,微软正式推出Microsoft Marketplace(微软应用市场),将其定位为“前沿企业(Frontier Firms)的一站式AI解决方案中心”。所谓“前沿企业”,其实是微软自己造的概念——特指那些愿意用“人类野心+AI技术”规模化创造商业价值的组织。
这个市场并非凭空诞生,而是Azure Marketplace(云服务市场)和AppSource(商业软件市场)的整合升级版。目前上线了数万款通用及行业定制化云解决方案,其中超过3000款是纯AI应用和智能体(Agents)。
二、怎么用?像逛淘宝,但买的是AI机器人
用户登陆Marketplace后,可以按类别(AI应用、数据分析、区块链、协作工具等)或行业(金融、医疗、零售等)筛选产品。比如:
ServiceNow虚拟助手:直接在Teams/Outlook里处理工单、查数据
SAP Joule:跨系统整合业务数据,支持多语言查询
Moveworks:号称“Copilot伴侣”,做跨平台AI助理
Ada客服机器人:83%客户问题能自动解决
购买方式有两种:
通过云服务商(CSP)下单——比如你用的Azure、AWS
通过微软认证合作伙伴采购——适合需要定制合同的大客户
三、安全与合规:微软的“金字招牌”怎么保?
微软特意强调:所有上架产品均经过安全合规筛查,且采购流程会自动对齐企业自身的治理标准(比如数据落地区域、权限管理规则)。此外,平台支持私有化报价(Private Offers)——企业可以和供应商私下谈价格、签合同,再通过Marketplace完成交付和账单整合。
四、谁在卖?100+巨头已入驻
首批合作伙伴名单堪称“顶配”:
软件巨头:Adobe、IBM、Atlassian
AI基建方:Nvidia、Databricks
垂直解决方案商:Blue Yonder(仓储管理)、Asana(项目管理)
微软还透露正在推进“渠道转售”功能——允许合作伙伴代理销售其他家的产品,类似“企业应用界的分销商模式”。
五、背后野心:微软想当企业AI的“水电煤”供应商
微软推出Marketplace,至少有三层算计:
生态绑定:让企业采购AI时第一个想到微软平台
数据闭环:所有交易、部署、运维数据留在微软云上
标准制定:通过审核规则、技术接口,间接定义“企业级AI该长什么样”
六、吐槽时间:现在能用吗?有什么坑?
目前仅限企业客户,个人用户暂时看个热闹
价格不透明:大部分产品需要私聊报价,没法“一键剁手”
依赖合作伙伴:实际落地效果还得看实施团队的水平
预览功能有限:“多方向私密报价”“渠道转售”等功能还在逐步开放
微软这套生态布局,本质上是在复制“消费级AppStore”的成功路径到企业市场。但企业采购不是个人剁手——决策链长、定制需求多、合规门槛高。能否真的让AI采购变“简单”,还得看微软能否搞定三件事:简化流程而不牺牲灵活性、严控质量而不扼杀创新、做大生态而不陷入垄断争议。
目前Marketplace已开放体验(需企业账户),不妨去看看你们公司想买的AI工具,是不是已经能“加入购物车”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