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兄弟们,把‘良心’打在公屏上!红米这家伙在显示器领域又开始‘捣乱’了。还记得今年8月那台价格低的可怕、主打性价比的Redmi A24显示器吗?这才没过多久,它居然悄咪咪推出了一个‘2026款’——注意啊,这不是说等到2026年才发布,而是型号命名直接预支了未来!最大升级就两点:一是给配了个能升降旋转的‘人体工学支架’,二是把刷新率提到了144Hz。最关键的是,价格居然还死死咬在75美元左右。不过嘛,这好事目前仅限国内市场,海外朋友还得先眼馋一会儿……
先来盘盘这台显示器的老底。它的核心还是一块23.8英寸的IPS面板,分辨率是1920x108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080P。放在当下来看,这个分辨率确实算不上多惊艳,但红米很聪明,把力气用在了两个更感知明显的地方:流畅度和舒适度。
第一个爆点,就是这个‘千元以内罕见’的升降旋转支架。 老款A24的底座是比较固定的,现在这个新支架,支持高度调节和前后俯仰。这意味着你不用再弓着背、伸着脖子去迁就屏幕了,而是可以让屏幕来适应你的视线,这对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颈椎救星。而且万一您对这个支架不满意,显示器后背依然保留了标准的75x75mm VESA接口,可以轻松挂到悬臂支架或者墙上,自由度拉满。
第二个爆点,就是把刷新率从普通的60Hz或75Hz,直接干到了144Hz。 可能有些朋友对‘刷新率’没啥概念,您就这么理解:刷新率越高,屏幕上动态画面的拖影就越少,看起来就越顺滑。不管是快速滚动网页、拖动窗口,还是玩一些竞技类游戏,144Hz的体验相比60Hz都是肉眼可见的提升。在五百块这个价位段,能把高刷做成标配,红米这波确实是戳中了很多预算有限但追求体验用户的痒处。
再来深入聊聊画质部分。这块面板本身的原生色深是6bit,听起来可能不如8bit或10bit,但红米给它加上了FRC技术。您可以把FRC想象成一种“色彩抖动算法”,通过快速切换像素颜色,让眼睛在视觉上感受到比原生6bit更丰富的色彩层次,最终实现接近8bit的效果。官方宣称覆盖了99%的sRGB色域,这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标准,意味着我们日常看到的绝大多数网络图片、视频的颜色都能比较准确地显示出来。另外,它标称的色彩偏离值Delta E < 1,这是个专业指标,通常Delta E小于2时,人眼就很难分辨出颜色偏差了,所以<1的成绩表明它的颜色还原是相当准的,适合一些对色彩有点要求但又不想花大钱的轻度设计或修图工作。
其他核心参数方面,它的典型亮度是300尼特。这个亮度在室内光线环境下是完全够用的,但如果您的座位正对窗户,白天可能会觉得反光有点明显。接口给了HDMI 2.0和DisplayPort 1.4,接主流电脑和游戏主机都没问题,遗憾是没有配备更现代化的USB-C接口,对于想用一根线同时实现视频传输和给笔记本充电的用户来说,得另外准备转接头了。
那么问题来了,红米为啥要在2025年的今天,推出一台1080P的显示器?这背后其实是产品定位的精明算计。对于大量办公、学习、日常娱乐的用户来说,2K或4K分辨率带来的细腻度提升,可能远不如一个不累脖子的支架和一个丝般顺滑的144Hz高刷来得实在。红米这步棋,就是精准卡位在“基础需求之上,品质体验之下”的这个巨大市场空当。用最低的成本,把用户最能直接感知到的“流畅”和“健康”体验做到位,其他方面则适当做减法来控制售价。
另外,这个“2026款”的命名也很有意思,给人一种“技术超前”的心理暗示,虽然硬件本体是常规升级,但在营销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目前这款新品显示器已经在国内市场开售,但全球发布计划还是“八字没一撇”。按照小米系产品以往的惯例,如果国内市场反响热烈,后续很可能会在东南亚、印度等小米海外优势市场推出国际版本,欧美市场则不确定性更大一些。
简单来说,Redmi A24 2026款就像是一份精心搭配的‘超值套餐’:主菜是护颈椎的支架和保流畅的高刷,配菜是色彩准确的1080P屏幕,而价格却依然守着快餐的价位。它可能给不了你满汉全席的极致体验,但绝对能让你花小钱吃饱吃好。如果红米最终能把它带到全球市场,那入门级显示器领域恐怕真要迎来一位重量级‘搅局者’了。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您觉得这款显示器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