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业界] OpenAI华丽变身公益公司,微软AGI条款细节全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们,最近科技圈可一点都不消停!OpenAI这家搞AI搞到全球瞩目的公司,刚刚悄咪咪完成了它的“身份大改造”——从一家纯非营利机构变成了一个带着公益性质的营利性公司。这可不是简单改个名字哦,里头牵扯到微软几十亿美元的合作、AGI(人工通用智能)这块“终极蛋糕”怎么分,甚至还有和马斯克那场撕破脸的法律大战收场。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条新闻里里外外的门道唠个明白,保准让你吃完这个瓜,连籽儿都咽得清清楚楚!

一、OpenAI的“变形记”:公益外壳下的商业野心​​
原来那个纯非营利的OpenAI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它的营利部门摇身一变,成了"OpenAI Group PBC"(公共福利公司,即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而原来的非营利部分改名叫"OpenAI Foundation",手里攥着新公司大约1300亿美元的股权,开局先拿出250亿美元专攻医疗健康和AI韧性领域。简单说,就是既想赚钱又想搞公益,两手都要抓。

但这场变形可不是一拍脑袋就成的。OpenAI和加州、特拉华州的检察长办公室扯皮了一年多,差点因为谈不拢而卡壳。更狗血的是,创始人之一的马斯克之前把OpenAI和CEO奥尔特曼告上法庭,死活不让公司转型,结果呢?还是没拦住。要知道,马斯克2015年参与创立OpenAI时,可是把它当纯粹的研究实验室来搞的,现在看老东家“商业化”,估计心里五味杂陈。

二、微软和OpenAI的新合约:AGI成了"拆弹专家"​​
微软作为OpenAI的"金主爸爸",这次也跟着调整了角色。以前微软占股32.5%,现在降到27%,但按估值算依然值1350亿美元。不过重点不是股份变化,而是那份传说中的"AGI条款"终于被捋清楚了!

以前微软和OpenAI的协议里有个模糊规定:一旦OpenAI宣布实现AGI(就是AI聪明到和人脑差不多),微软就得失去技术使用权。这规定听着就像颗定时炸弹,现在新协议直接找了"拆弹小组"——AGI的认定不能由OpenAI自己说了算,必须经过独立专家团验证。而且微软的技术使用权不仅延续到2032年,连AGI之后的模型也能用(当然得加安全措施)。

但微软也不是啥都能沾边。OpenAI和苹果前设计师Jony Ive捣鼓的消费级硬件(比如传闻中的AI设备),微软彻底没份儿!另外,微软对OpenAI的"独占权"也松绑了:OpenAI可以和其他公司合作开发产品,甚至开源一些模型,而微软也能自己单干或者找别人搞AGI。好家伙,这简直是给AI竞赛加了推进器!

三、AGI条款的细节:从"玄学"到"明规则"​​
AGI这词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AI界的"圣杯"——谁先搞出来,谁就能重新定义科技格局。以前OpenAI说"我们达成AGI啦",微软可能就得原地退出,现在呢?专家团来裁定,避免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还有几个关键变化:

微软对OpenAI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只能用到2030年,或者到AGI被专家团认证为止(看哪个先到)。
以前微软能优先给OpenAI提供算力,现在没这特权了,但OpenAI还得从微软Azure再买2500亿美元的服务(真是大客户!)。
如果微软用OpenAI的技术自己搞出AGI,模型得受算力上限约束——说白了,防止一家独大。

四、背后暗流:软银的投资倒计时和硬件野心​​
这场重组差点因为时间问题黄掉。如果OpenAI没能在2024年年底前搞定流程,软银承诺的100亿美元投资可能缩水10亿!难怪奥尔特曼要火急火燎推进。

另外,OpenAI的硬件梦也浮出水面。它和Jony Ive合作的消费设备(比如智能眼镜或AI助手),技术完全独立于微软,摆明了是要在ChatGPT之外再开一条产品线。这步棋走得险,但要是成了,苹果和谷歌都得抖三抖。

五、结尾:AGI竞赛从"暗斗"变"明卷"​​
说到底,OpenAI这次转型不只是公司结构变化,更是AI行业走向成熟化的信号。以前大家藏着掖着争AGI,现在规则透明化,微软和OpenAI既能合作又能"互卷",其他玩家比如谷歌、亚马逊估计也得跟进调整策略。

未来几年,咱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专家团认证AGI"的戏码,而消费者硬件赛道的加入,会让AI从屏幕里的聊天机器人变成你口袋里的实体神器。当然啦,这场大戏里,唯一不用愁的就是吃瓜群众——毕竟剧情可比《硅谷》美剧刺激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30 01:37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