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扒点保时捷不轻易示人的“秘密武器”。你印象中的718 Boxster S是啥样?是敞着篷在山路劈弯的驾驶机器,还是引擎轰鸣的速度玩具?但你能想象吗,保时捷自家工厂里,居然藏着一台被魔改得“面目全非”的Boxster——它车身上架满了钢铁支架,后备箱里能塞进一个大活人,专职干的活儿是追着保时捷最快的车型疯狂跟拍!这可不是什么第三方改装厂的恶搞,而是9名保时捷莱比锡工厂的学徒工,亲手打造的一台“移动摄影工作室”。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台幕后英雄车,到底有多硬核!
1. 梦想照进现实:当跑车变身为“跟拍大师”
咱平时刷汽车视频,总能看到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追焦镜头:主角车在赛道驰骋,镜头却像黏在它屁股后面一样稳。这些镜头咋拍的?很多时候,功劳就属于像今天主角这样的——“摄影车”。2017年,保时捷莱比锡工厂的9名学徒技师,接了个特别带劲的任务:打造一台完美的跟拍车,要能在自家的测试赛道上,轻松跟上当时最新、最快的保时捷车型。
为啥选Boxster?这得说说它的天赋优势。中置后驱布局带来的平衡操控、精准的转向手感,还有敞篷车身提供的无遮挡视野,让它天生就是当摄影平台的料。保时捷之前其实有台基于老款Boxster改的摄影车,但岁月不饶人,那台老伙计已经跟不上新一代保时捷的步伐了。于是,一台拥有350马力(355公制马力)的现款718 Boxster S,就被选为这次改造的“素车”。
2. 硬核改造:拆顶篷、焊支架,变身“移动片场”
这改造可不是贴个拉花那么简单,核心目标就一个:多功能性拉满!
车顶动了“手术”:首先,那个优雅的软顶敞篷被整个拿掉了,换成了一个高大的防滚架。这防滚架可不只是为安全,它更是个超级实用的安装基点,方便固定各种设备。整个车身还被喷成了亚光黑色,目的很纯粹——在拍摄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恼人的反光。
浑身长满“钢铁触手”:车子前后、左右两侧,都被焊上了坚固的钢管支架。这些支架就是摄影机的“家”,无论是直接架设固定机位,还是让摄影师手持拍摄,甚至是安装特种摄影摇臂,都能随心所欲地找到最佳机位,想装哪儿就装哪儿。
后备箱里“装”摄影师:内饰的改动就更离谱了,绝对是普通Boxster买家想不到的场景。前后两个行李舱(前备箱和后备箱)内部都被加装了软垫,并配备了专业的安全带。干嘛用?答案是——让摄影师可以或坐或站在里面,就算车辆高速行驶,也能保证安全地进行拍摄!没错,摄影师真的能被“塞”进这些地方。
移动供电站:在座椅之间,他们还安装了一个站立平台。车里还布好了专线,方便连接笔记本电脑和摄影机,甚至配了车载电源逆变器,随时给各种拍摄设备供电。
3. 幕后英雄的功勋战绩
这台Boxster S摄影车可不是摆着看的花瓶。在保时捷莱比锡体验中心,以及在很多外部拍摄任务中(比如在意大利的一次爬山赛),它都被频繁使用。它一直默默无闻地扮演着“明星制造者”的角色,追着其他保时捷拍出了无数精彩画面,自己却始终隐藏在镜头之后。直到现在,这台车和创造它的学徒们的巧思与汗水,才终于有机会走到台前,获得他们应得的关注。
4. 【深度背景】摄影车背后的行业“骚操作”
外媒文章作者在这里插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虽然以前没见过这台特定的保时捷摄影车,但作为参与过数百次杂志和视频拍摄的老手,他对这套玩法门儿清。他透露,一些最棒的动作镜头,恰恰来自“贴脸”拍摄——比如当主角车以80英里/小时(约130公里/小时)的速度漂移过弯时,摄影车就得紧紧咬住。
即便你可以在前车上固定机位,但想把画面拍出冲击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摄影师“塞”进一台后置或中置引擎跑车的前备箱里(因为车头配重轻,更灵活)。不过作者还幽默地提醒了一个关键细节:千万别忘了把前备箱盖用绳子拴好,防止它高速时突然翻起砸到挡风玻璃!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他还附了一张2016年《名车志》年度性能车评选中抓拍的照片:才华横溢的摄影师理查德·帕顿,当时就蜷缩在一台911 Turbo S的前备箱里,准备追击一台正在漂移的奥迪R8 V10。看看那画面,没戴头盔,没系专业安全带,真是满满的“无畏”精神。这种为了一张好镜头“拼了”的状态,可能就是汽车摄影行业的独特魅力吧。
所以,下次当你惊叹于保时捷官方视频里那些仿佛贴地飞行般的震撼镜头时,或许可以想起今天的故事。在那些光鲜画面的背后,是像这台经过爆改的Boxster S一样的“幕后英雄”,以及那些敢于把自己塞进前备箱的摄影师们,共同协作的成果。它不仅仅是一台跑车,更是一个承载着创意、勇气和极致工程智慧的移动创作平台。这才是真正藏在速度与激情背后的,硬核浪漫。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