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4|回复: 1

[车界] 广汽搞出大动静!全固态电池生产线落地,电动车续航真要破千公里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嘿伙计们!广汽这回真搞了个大动静,汽车电池要变天…哦不,是彻底换个活法了!全球首条量产级超大容量全固态电池生产线,被咱中国车企给整出来了!

对,你没听错,就是那个能让电动车续航直接翻倍、安全系数飙升的“梦幻电池”——全固态电池!广汽集团(GAC)最近悄么声地把这事儿给干成了!他们刚建成了国内第一条、也是全球首个能生产车规级大容量全固态电池的生产线,现在正紧锣密鼓地搞小批量试产呢,而且这玩意儿是实打实能下线的工业级产品!

为啥说这事儿贼拉重要?续航直接给你干到1000公里以上!
广汽研究院的大佬齐宏忠亲口说的:现在市面上那些标称能跑500公里(大概310英里)的电车,要是换上他们这新电池,续航直接能蹿到1000公里开外(超过620英里)!乖乖,这距离,北京到南京一个来回都不用充电了!(当然,咱老司机都懂,厂家标的续航嘛…后面再细唠)。

关键突破在哪儿?容量贼大!60安时起步!
广汽这个生产线牛就牛在,它是全球头一个能稳定造出车规级、单体容量超过60安时(60 Ah)的全固态电池的。安时(Ah)是啥?简单说就是电池能装多少电的“桶”。普通手机电池可能就3、5安时,电动汽车电池单体一般几十安时。广汽这个直接干到60Ah以上,而且能量密度(单位体积或重量能存多少电)据说比现在主流的液态锂电池高!出!差!不!多!一!倍!

能量密度翻倍是咋算的?看这个硬指标!
他们这个固态电池的“面容量”(areal capacity)达到了惊人的7.7毫安时每平方厘米(7.7 mAh/cm²)。听着抽象?对比一下你就懂了:现在市面上最好的液态锂电池,这个指标普遍还卡在不到5 mAh/cm²的水平。这就好比同样一块地,广汽的电池能多收将近一倍的庄稼!单个电芯能存更多电,整个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自然就蹭蹭往上涨,车就能跑得更远。

固态电池到底神在哪儿?安全是最大杀招!
核心区别就在于电池里面的“导电汤”——电解质。现在的锂电池,里面是液态或者胶状的电解质,就跟豆浆似的。这玩意儿吧,怕撞、怕刺、怕过热,一不留神就可能…嗯,你懂的,上新闻那种。

全固态电池呢?直接把“汤”冻成“豆腐干”了!
它用的是固态电解质,整个电池内部都是结结实实的材料。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耐高温碉堡了!​ 液态电解质撑死扛到200摄氏度左右(大概390华氏度)就冒烟了。固态电解质?轻轻松松顶住300到400摄氏度(570到750华氏度)​ 的高温!夏天跑长途或者电池包遇到点意外情况,这稳定性可强太多了,自燃风险直线下降。安全,才是电动车的命根子啊!

能量密度潜力巨大:​ 前面说了,翻倍不是梦,而且理论上还能更高。

充电可能更快:​ 固态材料导电特性更好,未来快充速度有望再突破。

广汽还藏了一手绝活:干法电极!效率拉满,成本有望降!
除了电池本身牛,广汽在生产工艺上也玩了个漂亮的“三合一”。传统锂电池造负极(一般是石墨),得分成三步走:先把材料搅成浆糊(制浆),然后像刷油漆一样涂到金属箔上(涂布),最后再压紧实了(辊压)。步骤多,能耗高,还费时间。

广汽搞了个“干法电极”工艺!​ 简单粗暴理解:不用“和浆糊”了!直接把干的电极材料粉末,用一种超牛的技术,一步到位搞定涂布和压实!省了制浆环节,也省了烘干浆糊的巨大能耗。这生产效率不就上去了吗?生产速度快了,能耗低了,长远看,电池成本就有希望压下来!这对咱消费者可是实打实的好消息。

啥时候能用上?时间线在这摆着呢!
广汽自己画的路线图很清晰(人家不画饼):

2026年:​ 计划开始小批量装车测试。意思就是,可能会有少量试验车或者高端车型先尝鲜。
2027年到2030年:​ 逐步爬坡,朝着大规模量产使劲儿。这个阶段很关键,得看良品率、成本控制、供应链跟不跟得上。
2035年:​ 这是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预测的节点,认为那时候固态电池会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铺开。

冷静!咱也得唠唠现实挑战
技术突破绝对值得欢呼!但咱也别高兴太早,有几个坎儿得迈过去:

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固态电池用的材料(比如硫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现在死贵死贵的,生产工艺也复杂。初期价格肯定高到飞起,只能用在豪车上。啥时候能把成本打下来,才是普及的关键。

供应链还不成熟:​ 全新的材料,全新的工艺,意味着整个上游供应链都得重新建立和磨合。这不是广汽一家能快速搞定的。

长寿命和可靠性验证:​ 电池不是用一两天,得经得起十年八年的折腾。固态电池在实际用车环境下的长期表现,尤其是充放电循环寿命、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都需要时间去做充分的验证。实验室数据好,不代表上路跑几年不出问题。

续航标注的“水分”:​ 前面说的1000+公里是基于国内的CLTC测试标准测出来的。这个标准…怎么说呢,比较“宽松友好”,测出来的里程通常比美国更严格的EPA标准要高出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如果按EPA或者咱们实际开车的习惯(开空调、跑高速、冬天低温)来算,广汽这个固态电池的实际续航,估计在650到750公里(400到465英里)​ 左右。这也很牛了!但咱心里得有杆秤,别被“1000公里”的宣传冲昏头,实际打个七折左右是常态。丰田、日产他们吹的固态电池续航,也得这么看。

这事儿到底有多牛?中国电池技术又下一城!
虽然量产普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广汽这次建成全球首条车规级大容量(60Ah+)固态电池生产线,意义极其重大:

证明了量产可行性:​ 从实验室样品到工业生产线,这是质的飞跃。说明中国人有能力把固态电池这种前沿科技真正落地。
抢占了技术制高点:​ 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全球竞赛里,中国车企(不仅仅是电池厂)率先拿出了量产能力,这技术话语权一下子就上去了。丰田、日产、宝马这些国际巨头也在猛攻固态电池,但量产时间表一推再推。广汽这次,算是实打实地跑在了前面。
推动产业链发展:​ 广汽的量产尝试,会倒逼上游材料、设备供应商加速研发和成熟,对整个中国固态电池产业链是超级强心针。
为终极目标铺路:​ 国家的技术路线图瞄准的是2035年固态电池普及。广汽的突破,让这个目标显得不那么遥远了。

唠在最后:
广汽这波操作,绝对是给整个电动车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技术砝码。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落地,意味着更安全、跑得更远的电动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虽然价格、可靠性这些现实问题还需要时间解决,但技术突破的这第一步,咱中国人实实在在地迈出去了,而且迈在了世界前列!接下来,就看广汽能不能把这条路走通,把成本打下来,让咱普通老百姓也能早日开上这种“梦幻电池”驱动的电车了。反正,我是搬好小板凳,准备好瓜子饮料,等着看后续发展了!你们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昨天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固态是今后必走路径,看谁家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24 02:14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