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STM] 再次仿真简易频谱仪和示波器调理电路后的改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qqxjyxjy清风: 再次仿真简易频谱仪和示波器调理电路,作如下修改:AD4522射随输入级+ADA4940单端转差分+ ADA4940差分二阶滤波+AD5422-2射随级+AD8330自动增益控制+AD4940和AD4940作DAC缓冲+STM32H743和LTC2440(DAC).理由见后附仿真数据Excel,AD8330差分输入阻抗极低,若直连ADA4940差分二阶滤波输出,会造成滤波曲线不平直,高端过早下沉,且信号稍强时失真,故加一级AD5422射随器;采用ADA4940单端转差分,其一致性因其在同一芯片和相同工艺得以保证;LTC2440比LTC2400价格更低,性能更好,不与可调基准电压源公用一只LTC2440,多用一只LTC2440,省去模拟转换开关一只,成本几乎没增加,结构更合理。 由仿真数据可得出,AD8330差分输入共模电压应为0.3~0.7V时,此级的失真最小,这是AD8330核心器件为4只三极管所致;AD4940作DAC缓冲,其电源电压分别为+5.5V,-1.2V以及0,+3.6V(最好为-0.5V,+3.6V,-0.5V太麻烦),可起限幅的作用,避免后级DAC过载。 AD8330差分输入P-P电压不能超过2.8V,否则会引起AD8330输出失真。 美中不足的是STM32H743和LTC2440(DAC)共用相同的滤波器,LTC2440(DAC)的滤波转折频率应设置得更低点,有点遗憾。
已思考(用时 10 秒)
A: 嗯,我看到用户上传了一个Excel文件,内容是关于一个电路设计的仿真数据。这个文件包含了一些技术参数,比如ADA4940滤波共模电压、电阻值、失真数据等等。
用户还详细描述了对一个电路设计的修改方案。看起来是在设计一个频谱仪和示波器的信号调理电路。用户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芯片型号,比如AD4522、ADA4940、AD8330等等,并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些芯片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用户还分析了一些设计考虑,比如AD8330差分输入阻抗低的问题,通过在滤波器和AD8330之间加入AD5422射随器来解决。还提到了使用ADA4940进行单端转差分的优势,以及选择LTC2440而不是LTC2400的原因。
用户还指出了一些设计上的限制和注意事项,比如AD8330的差分输入共模电压范围、最大输入电压限制,以及STM32H743和LTC2440共用滤波器带来的遗憾。
我需要理解这些技术细节,然后给出一个专业、清晰的总结,把用户的设计思路和关键点整理出来。我应该突出电路架构的改进、芯片选择的理由,以及那些需要注意的设计限制。
我觉得可以按照电路信号流向的顺序来组织回答,从输入级开始,一直到ADC和DAC部分。同时也要强调那些关键的设计考虑和限制条件。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整个设计思路和优化点。
根据你提供的仿真数据表格和详细的修改说明,我为你整理了一个清晰的电路架构总结与优化建议,便于后续设计或文档记录使用:

电路架构总结(修改后)
        
阶段
         
器件
         
功能
         
说明
     
      
1
      
AD4522
      
射随输入级
      
提高输入阻抗,隔离前级影响
   
     
2
      
ADA4940
      
单端转差分
      
一致性高,失真小(0.003%)
   
     
3
      
ADA4940
      
差分二阶滤波
      
滤波性能优良
   
     
4
      
AD5422-2
      
射随级
      
新增,隔离滤波与AD8330,防止滤波曲线高端下沉
   
     
5
      
AD8330
      
自动增益控制(PGA)
      
差分输入,需控制共模电压在0.3~0.7V之间
   
     
6
      
ADA4940 × 2
      
DAC缓冲
      
电源设置限幅,防止DAC过载
   
     
7
      
STM32H743 + LTC2440
      
ADC采集
      
LTC2440性价比高,独立使用更合理
   
     
8
      
LTC2440(另一片)
      
DAC基准
      
不与ADC共用,省去模拟开关
   

关键设计要点
1.     AD8330 输入共模电压
o   最佳范围:0.3~0.7V
o   最大差分输入电压:2.8Vpp,否则失真显著上升
2.     ADA4940 作为 DAC 缓冲
o   电源建议:+5.5V / -1.2V0 / +3.6V
o   可起到限幅保护作用,避免后级过载
3.     LTC2440 使用策略
o   比 LTC2400 更便宜、性能更好
o   ADC 与 DAC 基准不共用,结构更清晰,成本几乎不变

⚠️ 遗憾点
·       STM32H743 LTC2440(DAC) 共用滤波器
o   DAC 的滤波转折频率应更低,目前未能独立设置,略有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24 10:22 ,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