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哎,各位数码搭子们,最近微软在Windows 11测试版里整了个活儿,名字听着就挺玄乎——叫“跨设备续接”(Cross Device Resume)。简单说呢,就是你在安卓手机上刷网页、看文档正起劲儿呢,突然想换电脑接着弄?行啊!现在点一下,电脑任务栏立马弹出个小卡片,点开就能无缝续上!这玩意儿听着是不是有点苹果那个“接力”(Handoff)内味儿了?但微软这次玩得可不太一样,咱们得掰扯清楚它到底咋运作,又有哪些门道儿和坑。
先唠唠这功能具体能干啥:
微软刚给Windows 11测试版(内部版本号26220.7271)推送的更新,重点就是让特定安卓手机上的活儿能“飘”到Windows电脑上接着干。目前主要支持三块:
刷网页续命(Vivo手机专属): 用Vivo浏览器看网页,电脑任务栏会蹦出提示,点一下就能在电脑默认浏览器打开同一页面,连搜索到第几条结果都给你记着!
在线Office文档接力(部分安卓机): 在手机“M365 Copilot”这个App里打开的在线版Word、Excel、PPT文件(划重点,得是在线的!),点一下就能在电脑上接着编辑。电脑装了Office桌面版?那就直接打开;没装?浏览器里接着看在线版。
音乐不停歇(Spotify老玩家): 这个其实8月就上了,手机播着Spotify,电脑点一下任务栏通知就能接着放歌,算是个“前辈功能”。
重点来了:这“隔空传功”到底咋实现的?
咱得扒开技术层面瞅瞅。核心就靠俩东西:你手机上的 “连接至Windows” (Link to Windows) App,和一个藏在后台的“神器”—— 微软的“连续性软件开发套件” (Continuity SDK)。
手机端: 当你触发“续接”时(比如在M365 Copilot里点那个“继续到PC”按钮),手机App会火速打包一个叫 “AppContext” 的小数据包。这包里头可丰富了:你在用哪个App、看的啥内容(比如具体哪个网页链接、哪个在线文档地址)、电脑该怎么接着打开它(是启动桌面程序还是开浏览器),甚至还能塞个预览图或者标题进去。
传输过程: 这个数据包通过“连接至Windows”App,悄咪咪地发到你电脑后台一个叫 “跨设备体验主机” (Cross Device Experience Host, CDEH) 的服务那儿。
电脑端: CDEH收到包,立马开始“翻译”:一看这包里的“意图URI”(Intent URI,一种安卓特有的深度链接格式)或者网页链接,它就懂了——该启动哪个桌面程序(比如Word),或者直接甩给浏览器打开对应网址。搞定后,就在你任务栏右下角弹出个小通知(微软管它叫“续接卡片”),等你点开就能无缝继续了!
听着挺酷?但想用上可不容易!目前限制一大把:
手机品牌“挑食”: 目前只认三星、荣耀、华为、Oppo、Vivo这几家的安卓机!小米呢?摩托罗拉呢?谷歌亲儿子Pixel呢?统统不行!微软没明说为啥,但猜也能猜到,这功能需要手机厂商深度配合,把Continuity SDK整进自家系统或App里才行。小米、Moto这些大厂缺席,确实有点迷。
文件必须“在线”: 想传Office文档?必须是存在OneDrive或者SharePoint上的在线文件! 为啥?因为那个“AppContext”数据包只能传个地址(URI)。你手机本地存的文档,没网盘地址啊!电脑找不着北,自然接不了盘。微软文档里也明说了,本地文件目前没戏。
App得“持证上岗”: 不是随便哪个App都能玩“续接”。开发者得先找微软申请,把这功能集成到自己的App里(用那个Continuity SDK),还得通过微软审核。为啥这么严?因为这功能权限不低,属于“有限访问API”,怕被乱用。
后台不能“掉链子”: 手机上的“连接至Windows”App必须常驻后台,不能被杀进程或者被电池优化给关了!一关,数据传输管道就断了,“续接”直接凉凉。
电脑也得“够格”: 必须用最新的Windows 11测试版(Dev或Beta通道,版本26220.7271),而且得确保CDEH服务正常开启。普通正式版用户?再等等吧,微软还没说啥时候推送。
实测翻车?别急,跟着步骤再试试!
外媒WindowsLatest编辑自己拿摩托罗拉手机试了,结果——用不了!为啥?牌子不在支持列表呗。不死心,借了台三星手机,按官方步骤一步步来:
电脑升级到最新测试版Win11(26220.7271)。
打开设置 > 蓝牙和其他设备 > 移动设备。
开启“允许此电脑访问你的移动设备”。
点“管理设备”,通过蓝牙配对三星手机(或其他支持机型)。
手机上打开“连接至Windows”App,按提示设置好,务必允许它后台运行!
电脑上回到“管理设备”页面,确认“续接”功能开关打开了。
然后呢?在手机M365 Copilot里打开个在线Word文档,点“继续到PC”... 理论上,电脑任务栏该蹦出提示了。但实测这位编辑点了好几次,电脑那边静悄悄... 看来初期版本稳定性还得打磨。不过流程摆这儿了,万一您手气好成功了呢?
微软的“生态梦”:想学苹果,路还长着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微软这波操作,摆明了是想在Windows和安卓之间,搭起一座类似苹果“接力”(Handoff)的桥。苹果用户早习惯了:手机写邮件写到一半,Mac上点一下接着写;iPad看网页,Mac上接着刷。丝滑!用户粘性就这么来的。
但微软面临的局面,复杂太多了:
安卓的“诸侯割据”: 苹果就一家,软硬件通吃,想咋整咋整。安卓这边?品牌林立,各家的系统定制、后台策略天差地别。想让所有安卓机都完美支持?除非微软能说服谷歌把Continuity SDK直接塞进安卓底层,或者所有厂商都乖乖配合集成。难!
iPhone用户被“遗忘”? 微软文档直接摊牌:“目前不支持iOS应用集成Continuity SDK”。想让iPhone也能跟Windows玩“续接”?首先,苹果就不可能让微软的“连接至Windows”App在iPhone后台随便跑(苹果对后台权限卡得多死啊)。其次,就算微软真搞定了技术,苹果乐不乐意配合还是个大问号。两边生态竞争关系摆着呢。
“平价MacBook”的潜在威胁: 别忘了,苹果最近风声说要出便宜版MacBook!这对那些守着Windows电脑、嫌苹果硬件贵的iPhone用户来说,诱惑力太大了。一旦他们发现MacBook价格能接受,又能完美融入苹果生态链,拍拍屁股转投Mac阵营的可能性可不小。这对微软的PC地盘是个潜在冲击。
未来咋整?微软还得加把劲:
稳定性第一关: 功能再好用,十次有八次不灵,用户也得骂娘。得先把基础体验搞扎实。
扩大“朋友圈”: 赶紧把小米、Moto这些大厂,甚至谷歌Pixel拉进支持名单!品牌覆盖越广,用户感知才越强。
降低开发者门槛: 现在想接入这功能,开发者得走“有限访问”申请流程,太麻烦。简化它!让更多App(比如浏览器、邮件、笔记软件)都能轻松支持“续接”,生态才丰富。
搞定本地文件? 技术上肯定更难,但用户需求摆着。本地文档、照片啥时候能传?微软得琢磨新招儿。
结尾小唠:
微软这次搞的“跨设备续接”,想法确实不错,技术底子也看得出花了心思(那个AppContext数据包的设计就挺精巧)。但现实很骨感:品牌支持少、限制条件多、初期体验可能还不稳。它像是一个在“安卓碎片化”大泥潭里努力搭建的精致小桥,离苹果那种四通八达的“生态高速路”差距不小。
不过,微软也没把路堵死。他们公开喊话了:开发者朋友们,想让你家App也能玩“跨设备续接”?来来来,看官方文档(Microsoft support document for Cross Device Resume using Continuity SDK),欢迎加入!这算是个开放信号。未来能不能逆袭,就看微软能拉拢多少手机厂商和开发者,一起把这座桥修宽、修稳、修得四通八达了。
至于咱普通用户?手上有三星、荣耀、华为、Oppo、Vivo手机,又爱折腾测试版的,可以尝个鲜。其他人嘛... 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等这功能更成熟、支持更广了再说。毕竟,谁不想舒舒服服地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切换呢?微软,加油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