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放下那个大锤 于 2021-6-30 00:57 编辑
大家买扫地机的初衷就是为了偷懒,结果地是给我扫了尘盒还得自己每天支倒。iRobot的清洁性能这块儿,一直都是领先的,尤其是它首创的自动集尘功能。它可以把我倒垃圾的频率从一周三四次,降低到一两个月一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不需要用手去接触满是垃圾的尘盒。
当然,现在自动集尘功能不是只有iRobot一家才有。国内两大扫地机器人品牌科沃斯和石头的新品也都可以选配购买了。所以今天把现在市面上最新最贵的三款扫地机拿来比对一下,看看最好的扫地机能帮你偷懒到什么程度,都在哪些功能上有新的探索。
自动集尘 自动集尘就是扫地机尘盒里的垃圾转移到一个更大容量的垃圾桶里。价格差那么多的iRobot S9+和科沃斯T9 AIVI集尘方案非常像,都是通过风机让风道内产生负压,将扫地机尘盒里面的单向风门吸开;而石头T7S Plus的集尘桶,更像是一个大容量的吸尘器,内置一个15锥气旋和一个大滤网,集尘不是吸尘盒的单向风门,而是直接吸主刷,主刷转动,吐出垃圾。
具体集尘效果好不好,主要就是看尘盒里面还有没有剩的垃圾,不然的话,我们还得自己去扔。业内的话,用“集尘桶回收率”来衡量这个集尘效果,也就是我作为尘盒吃进去的垃圾和被吸完之后,剩下的垃圾的比值。
我们制作了等量的家庭混合物,把它们均匀的撒在房间里,让扫地机自然清扫洁束。
再对尘盒前后的容量进行称重,再使用集尘功能将尘盒里的垃圾民集到尘桶里,再对尘盒进行称重,再把每台机器清理干净,再重复测试两次,最后得到了三家集尘器的单次平均回收率。
万万没想到,iRobot S9+的自动集尘功能,已经被石头T7S Plus 和科沃斯T9 AIVI按在地上摩擦。我们观察了iRobotS9的尘盒,每一次集尘完,里面都有剩余垃圾,而且还不少,有很大一部分都卡在了单向风门旁边。所以它这个集尘装回收率不高,应该就是尘盒设计的缘故。
科沃斯也有小部分剩余垃圾,但都是在尘盒周围的缝隙里。
石头表现最好,尘盒里啥也不剩。
99%以上的集尘桩加收率,这个数据好得令我不敢相信。
于是又连测了5次,结果还是这么高。
橡胶滚刷
iRobot的用户群绝对不是需要看评测的。都是那种走进商店问:哪个扫地机最贵啊?贵就是好,好就是贵。所以iRobot作为一个不缺钱,不差技术的品牌,对于我们参考的就是,它作为价格的标杆,有哪些技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总体来看,iRobot首创的自动集尘功能,输了``````不过没关系,它还有首创的双效组合胶刷,这在解决头发缠绕的问题上,表现特别好。
传统的这种毛胶混合的滚刷,太容易缠绕头发了。像长度高于20CM的头发掉在地上可以直接把这个毛刷缠到中间勒变形。
用剪刀或者小鸟刀得抠半天,更别说有的滚刷轴完全是不可以拆卸的。头发卷进这个轴承隙里,根本都是取不出来,不仅影响扫地的效果,还影响扫地机自己的使用寿命。
胶刷不是说不缠绕了,而是更好清理。首先是它更光滑,跟头发不是一个互相抓的关系。当头发缠绕在胶刷上之后,它扫一会儿就会往两边跑,跑到两端藏起来。拆下来之后可以直接取出来,中间有缠绕的头发也不用担心,直接用手就可以拨下来。
这代的科沃斯T9 AIVI和石头T7S Plus和前代相比都升级了胶刷。都升级了,那iRobot S9+还有优势吗?那我们再比一比。
说实话,还是都缠绕。但就是那个结论:比毛刷好清理太多了。不过S9+反而因为把滚刷的长度加长了30%,使得要是想把卷在上面的头发拨下来,变得更费劲了。
那为啥石头和科沃斯直到今年的新品才做胶刷呢?原来是iRobot做出来的胶刷有问题,而且还是两个。第一,iRobot申请了专利,大家抄不了也用不了;第二,就是噪音问题很难克服。带胶刷的扫地机扫地时就跟开了一个小型拖拉机差不多。跟其他毛刷相比,它的噪音实测确实也是最大的。
那我们国内的扫地机器人领域两大巨头,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科沃斯T9 AIVI的这个呢也是叫“双效组合胶刷”。从名字到安装方式和iRobot几乎一模一样,它们两个品牌应该是合作了,不然不可能像这样的明目张胆。但是科沃斯T9 AIVI应该有做相应改进,因为它另一个刷头的纹路有明显的变化。
石头T7S Plus的胶刷应该是自己研发的,形态是单根主刷,两边是可拆卸的轴承,纹路也不一样。
实测的数据来看,石头和科沃斯的噪音控制,确实要好很多。再一次长江后浪推前浪,iRobot S9+被按在地主摩擦。
不过没关系,iRobot S9+还有一个杀手锏:D形机身。
D型机身
这是它相比前代i7+最大的升级点。别人都没有的,现在还没有出现后浪。实测iRobot S9+确实是在边角除尘的表现上非常好。圆形机身的石头T7S Plus和科沃斯T9 AIVI在面对边角灰尘多少都会有残留。然而,一个售价接近一万块钱的扫地机器人,能拿得出台面的性能的提升,也就只有边角除尘能力。对于扫地机器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个么?是导航和路径规划的能力,是脑子要聪明,知道怎么样高效地把该扫的地方全都扫干净。
iRobot还是一个不太高效的视觉导航。一个房间扫了三四遍才勉强建出一个图,还不怎么精确,APP上也看不到路径。现在激光导航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了,它依旧不为所动,而且都这个价位段了,它依旧一点儿避障功能都没有,走到哪撞到哪,又贵又不好用。
前浪已经被拍si在沙滩上了,那么那两台后浪表现怎么样呢,来聊一聊。
它们区别在于科沃斯T9 AIVI用的是集尘袋集尘,全程不碰灰,拎起来直接扔,但是需要持续地为这个耗材付费。
石头T7S Plus用气旋集尘的方式,没有耗材,但相应的一两个月还是得清理一下集尘桶,石头官方其实也有宣传,可以有尘袋方案来选择的。
胶刷确实是可以很好的解决毛发缠绕的问题,但是科沃斯T9 AIVI的这个胶刷的材质选得不是太好。测集尘实验的时候,直接就被颗粒物给刮烂了。
实际使用双胶刷还是可以预防缠绕电源线之类的异物缠绕,但是在清洁效果上没有看到很明显的改变。
结构光避障其实不算什么独家的技术。但是选避障功能的话,目前还是建议选结构光。摄像头避障,主要依靠物体自身的光源和纹理,非常依赖对于算法模型的认识。
结构光是机身自己主动发光来识别障碍物,对于距离的测量非常精准,可以做到对家具免碰撞。
科沃斯T9 AIVI还是延续的上一代的单目视觉避障。实际的表现确实是跟石头T7S Plus的AI结构光有蛮大的差距。
至于它们的导航就没必要刻意去测试了。加为都到了高端扫地机这么一个价位段了,基本是不会存在什么漏扫、导航有问题这样的很基础性的问题,实际上使用体验上的差异目前不是特别的大。这两款扫地机真正在智能上的差距,就是上面提到的避障。
再来看拖地,说实话还是传统的一片拖布拖全屋,多少让人不太开心。但目前来说的话,自动集尘和自动洗抹布应该是不可兼得的。高端机型的拖地功能肯定是跟普通扫地机不一样的。科沃斯T9AIVI打的是高频振动;石头T7S Plus是声波震动。我们实测了干了三个小时的咖啡渍。石头的超声波震动扫完之后,发现它的清洁率其实非常高的,只有沿边的两个点位的咖啡渍有残留。
相比之下,科沃斯T9 AIVI残留的咖啡渍印记就比较多了。这么来看的话,拖得干净与否确实是跟震动频率有关系的。
另外石头T7S Plus的确会是在遇到地毯之后会把拖地模组升起来,不会找湿地毯。然后在拖地回充的时候也会抬起来,不把拖过的地方再弄脏,这两点觉得还是蛮细心的。
总结推荐
D形机身的iRobotS9+除了边角除尘能力很强,其他无论是智能还是功能都比不上科沃斯和石头。国产的石头和科沃斯也都在自动集尘、防毛发这些我们平时遇到的痛点上做出了新的努力。
点击这里查看>>>iRobot S9+用户真实使用评价
点击这里查看>>>iRobot S9+优惠活动
T7SPlus自动集尘是最好最稳定的,AI结构光避障的表现也比科沃斯T9 AVI的单目视觉要好,擦地效果提升得也很明显。总体在清洁性能上的升级很大。
点击这里查看>>>T7S Plus用户真实使用评价
科沃斯T9 AIVI的自动集尘功能也不错,但是可以防缠绕的胶刷不怎么耐用,基础的清洁效果比起上一代没什么提升。
点击这里查看>>>T9 AIVI用户真实使用评价
石头T7S Plus价格比科沃斯T9 AIVI要便宜几百块钱,加上我本来更看重清洁性能,我会觉得石头T7S Plus更值得买一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