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3-31 11:26 编辑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专家龙乐豪(音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科研团队正在推进一项名为"空间太阳能电站"的超级工程。这个计划中的太空发电设施将部署在距地表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由约1公里宽的光伏板阵列构成,其建设难度不亚于将三峡大坝整体搬上太空。
与传统地面光伏系统相比,太空电站具备两大天然优势:首先是24小时无间断接收太阳辐射,摆脱了云雨天气和昼夜交替的影响;其次是太空中的阳光强度比地面高出十倍,这意味着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率将实现数量级提升。根据《大众机械》公布的技术方案,电站产生的电能将通过微波辐射传回地面接收站,整个过程不依赖任何物理线缆连接(废话)。
作为参考,从开工到全面投运耗时18年的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外媒数据仅供参考),而据龙乐豪团队估算,该太空电站理论上每年产生的电能,相当于全球已探明石油年开采总量的能量值。不过要实现这个宏伟蓝图仍需突破多项技术瓶颈,特别是如何将数以万吨计的建材运载至太空轨道——这需要专门研发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虽然项目仍处于早期论证阶段,但科研团队已在微波无线输电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进展。若最终得以实现,这种轨道能源站不仅能满足城市用电需求,还可为电动汽车提供全天候清洁电力,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
水平有限,翻译的不好,大家多多包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