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二(8月5日),特朗普总统对着CNBC镜头再次挥舞他的关税大棒:"日本人把咱们的靓车都捞走了!瞧瞧福特F-150,在美国火得冒烟,放日本准能卖爆!" 可现实却啪啪打脸——去年日本卖了整整370万台车,里头雪佛兰才570辆,凯迪拉克420辆,道奇120辆。至于福特?早十年前就卷铺盖撤出日本了。这尴尬局面挡不住特朗普的降税计划:他准备把对日本车征收的27.5%关税砍到15%。但资深业内人士早看透了:这压根儿不是关税的事儿!
欧洲车轮卡进历史窄巷
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同样愁眉苦脸。阿斯顿马丁前掌门人安迪·帕尔默对路透社直言:"福特F-150?咱欧洲人的小马路根本塞不下这巨无霸!"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05年福特在欧洲还能卖出126万台车,可到了去年只剩42.6万辆。戏剧性的是,福特这些年正拼命把生产线从轿车转向SUV和皮卡。这不,战略转型越卖力,销量越跳水。
东京老牌车商"Johnan Jeep Petit"的安江由人社长边比划边吐槽:"美系车生来是为美国大平原撒欢的!搁咱这三米宽的小巷子里?方向盘打猛点就蹭墙,油门踩急了准撞电线杆!"他店里专营吉普车十多年,已是日本最卖座的美国品牌,靠的就是乖乖给日本定制右舵版。即便如此,每卖出一台牧马人,他都要亲自给车主培训"窄路腾挪十八招"。
物理现实比关税铁墙更难撬
当白宫幻想用关税大锤砸开海外市场时,日欧百姓正被三个硬指标卡得死死的:
尺码鸿沟:东京居民区车道普遍不足2.5米,福特F-150车宽就有2.1米;欧洲古城里还立着中世纪留下的2.8米限宽石
油耗刺客:欧洲油价常年徘徊在每升1.8-2.1欧元,美国油价比这便宜一半还拐弯
车位逼仄:巴黎公寓楼车位普遍划在2米×4.5米,可雪佛兰索罗德皮卡车长超过6米
汽车分析师大卫·惠斯顿在《彭博社》专栏写道:"就算关税归零,也没法让百年石巷自己拓宽两尺。总不能指望欧洲人把祖传教堂拆了给美国皮卡让道吧?"这番调侃揭开了最硬的现实:福特的欧洲噩运恰恰始于转向大车策略,而吉普在日本的求生之道是因地制宜——既要改舵向,还要教车主"马路杂技"。
眼下特朗普的降税令箭已搭在弦上,可日欧消费者照旧用钱包投票:在东京街头,丰田卡罗拉像电子表一样精准穿梭;巴黎巷尾,雷诺Clio灵动转进树荫下的微型车位。正如法兰克福车展上某德国工程师的吐槽:"想卖大车?除非白宫能发明伸缩车厢技术!"这出政策喜剧的结局,怕是底特律老爷们得捏着鼻子重拾小型车蓝图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