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业界] 阿里百度自研芯片加速突围,全球AI算力战场迎来新一轮排位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当年国内AI圈聊起英伟达时那副“只能远观不可亵玩”的复杂表情吗?如今,局面正在悄然改变。阿里和百度这两位国内科技巨头,不再满足于只是“用芯片”,而是默默把自研AI芯片推上了生产线——从训练到推理,一步步拆掉英伟达的墙脚。这场看似安静的技术突围,正在搅动全球AI算力市场的既定格局。

自研芯片从“备胎”转正,英伟达迎来实质性挑战​​

阿里从今年初开始,已经将自研芯片用于轻量级AI模型训练。百度也紧随其后,搬出自家昆仑芯P800芯片,大部分用于新版文心大模型的训练环节。尽管最顶尖的大模型暂时仍离不开英伟达的高性能显卡,但这一步的跨越,已经让行业内部直呼“有点东西”。

更值得关注的是,三位接触过阿里自研芯片的内部员工透露,其性能已可对标英伟达目前在中国市场主推的H20芯片——虽然H20相比国际市场的H100和Blackwell系列已是“缩水版”,但依然是当前国产芯片难以轻易逾越的高墙。如今有人正面挑战,意义非同小可。

卡脖子卡出反击:国产替代从口号走向落地​​

这一波自研芯片的崛起,背后是一连串外压与内需的合流。美国持续收紧高端芯片出口限制,反而倒逼中国企业加快自主研发步伐。从国家战略到企业执行,全线押注“用自己的芯片,跑自己的模型”。

阿里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其实早已铺开:2018年收购中天微、成立平头哥半导体,随后推出含光800、倚天710等芯片,逐步渗透进云计算和AI推理场景。近期,他们还在测试一款完全由国内晶圆厂代工的新型AI推理芯片,目标很明确——补齐大模型推理与云服务的短板。

百度则更早入场。从2011年组建团队,到2018年推出第一代昆仑芯片,再到2021年算力大幅跃升的昆仑二代,如今P800已经能支持大规模AI训练。长期投入正在进入回报期。

烧钱做芯片?阿里百度这次是玩真的​​

芯片研发从来都是“钞能力”游戏。阿里在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在AI基础设施和产品研发上。今年2月,更是宣布未来三年再砸3800亿——重点方向就包括云计算和AI硬件基础设施,芯片自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百度则悄然建起了超大规模昆仑P800集群。据透露,这套系统最高可支持3万片芯片协同训练,不仅能应对类DeepSeek-V3级别的超大规模训练,还可支持高并发微调(fine-tuning)。更关键的是,昆仑芯已经开始向外输出——在中国移动最近的AI计算设备采购中,拿下三个标包70%、70%和100%的份额,单笔订单规模达到十亿元级别。

英伟达:嘴上淡定,身体很诚实​​

面对中国厂商的步步紧逼,英伟达对外表态依旧从容。发言人轻描淡写地说“竞争已经到来”,并表示将继续用技术赢得开发者信任。

但私下,英伟达一点没闲着。上月底,CEO黄仁勋公开表示正与白宫谈判,希望争取向中国出口“符合规定”的次代芯片。甚至有消息称,英伟达已与特朗普方面达成某种协议,拟以在华H20芯片销售额的15%换取出口许可——为了市场,姿态放得相当灵活。

全球都在“去英伟达化”,这已经不是秘密​​

不只是中国,全球科技巨头都在试图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OpenAI被曝与博通合作研发自研芯片,后者在财报中确认接到某客户(被广泛猜测是OpenAI)价值100亿美元的定制芯片订单。

谷歌、亚马逊、微软也都并未缺席——谷歌的TPU已逐步进入第三方数据中心市场,“当面”和英伟达抢生意;微软自研Maia芯片也已进入实测阶段。显然,“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资本市场用钱投票:国产芯片,这次看好你​​

市场对自研芯片的进展反应迅速。消息释出后,阿里和百度港股股价应声高开,收盘分别上涨5.44%和8.08%。真金白银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国产AI算力替代路径的认同和期待。

软件生态:芯片之战的下一个关键战场​​

换芯片不是换块硬件那么简单。它背后牵扯到编译器、调度器、运行时适配、混合精度策略、内存与通信优化等一系列系统级工程。

百度的昆仑芯片强调对主流框架的编译器支持与算子扩展,阿里也正在测试可兼容现有生态的新一代通用AI芯片——两家都在努力让用户“无感”迁移,降低切换门槛。

但挑战依然显著:同一模型在不同硬件上的表现可能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大量内核调优甚至算子重写。生态碎片化、运维复杂度、长期支持能力……这些问题都不会一夜消失。

短期博弈、长期重构,AI算力格局正在重写​​

短期来看,大国博弈仍将深度影响全球AI芯片的供应与竞争节奏。但长期而言,随着阿里、百度等企业的芯片逐步迭代成熟,中国AI产业很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迎来一场真正的算力格局洗牌。

自研芯片这条路,注定道阻且长。但阿里和百度这一次的进展,至少让市场看到了一种可能性:那把一直悬在头上的“算力之锁”,或许真有解开的一天。AI的世界从来不信永恒霸主,只信硬核突破。好戏,还在后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14 15:58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