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9-15 22:37 编辑
如果你印象中的大众Polo还是那台规规矩矩的“德国小坦克”,那我劝你赶紧刷新一下认知——最近,它居然在自己的南非工厂里,上演了一出真实版《速度与激情》!烧胎、甩尾、两轮侧行、纯电悄现…这波操作,简直是把“退休派对”开成了“极限竞演”。
诞生于1975年的大众Polo,今年正式迎来50岁生日。你可能不知道,这款看起来低调务实的小车,在全球已经卖出超过2000万台,是很多家庭的第一辆德系车。虽然它从未进入美国市场,在国内也渐渐被ID.系列电动小车替代定位,但Polo从来都不只是一台“安分守己”的通勤工具。
它曾闯荡WRC世界拉力锦标赛,拿下多个冠军奖杯,骨子里一直藏着性能基因。而这次,大众干脆请来世界冠军车手Johan Kristoffersson,直接把Polo WRC赛车和纯电版Polo RX1e开进了南非工厂。没有庆典蛋糕,没有领导讲话,只有内燃机的咆哮和电机的高频啸叫——堪称汽车界最硬核的“生日整活”。
整段视频完全是Ken Block式Gymkhana风格,Kristoffersson开着特别涂装版的Polo R WRC赛车,在厂区内部和外围疯狂漂移。高速飞坡、精准绕桩、紧贴厂房柱子的极限甩尾…每一帧都在燃烧汽油和肾上腺素。
最离谱的是,摄影师还捕捉到一个神场景:Kristoffersson用赛车顶着一台普通Polo的侧面,让它仅用两轮行驶,“侧走”着停进了车位——这技术,这脑洞,简直是在向特技车前辈们致敬。
随后,Kristoffersson从容换车,坐进纯电动力的Polo RX1e。这可不是什么概念车,而是实实在在的拉力cross赛场霸主,装备双电机,输出670匹马力和880牛·米扭矩,Kristoffersson就是开着它连续拿下2022和2023两年的世界冠军。
电动Polo在场中拉出白烟,电机声如同星际战机起航,和先前燃油赛车的狂躁轰鸣形成鲜明对比。而真正的高潮彩蛋藏在视频结尾:Kristoffersson短暂驾驶现款Polo GTI穿过车间,最终停在一台全身伪装的新车旁——正是大众尚未公开发布的全新电动车型ID. Polo。
大众传播负责人Jens Katemann表示,Polo五十周年不只是回顾历史,更要面向未来。选择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ID. Polo首次出镜,正是因为Polo始终是那台“小身材有大能量,始终向前看”的车。
五十载传奇,从家庭小车到赛场猛兽
回想1975年,第一代Polo在日内瓦车展亮相时,大众给它的口号是“外在小巧,内在宽敞”(Small on the outside. Big on the inside)。这款基于奥迪50打造的小车,仅3.5米长的车身却能容纳4人家庭及行李,以出色的性价比与实用性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五十年间,Polo经历了六代进化,从最初的简易代步工具逐渐成长为技术领先的精品小车。第二代Polo旨在提高舒适性,第三代充实了安全设备,第四代拓宽了车体,第五代开始积极使用数字技术,直到第六代在舒适性、安全性和驾驶性上建立了全新标准。
Polo的生产也从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起步,逐步扩展至西班牙、阿根廷、南非、斯洛文尼亚、中国、巴西、印度等全球多地,真正实现了“走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德国小车。
赛场辉煌,WRC四连冠的荣耀岁月
Polo在拉力赛场的传奇经历是其历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2011年,大众在法兰克福车展前夕发布了Polo R WRC版赛车,专注于征战WRC赛事。
这款赛车基于第二代World Rally Car规格打造,搭载1.6L直四引擎,最大功率315马力,最大扭矩425牛米。为了对这款赛车进行调校,大众请来了两届世界冠军Carlos Sainz以及Sébastien Ogier等车手进行测试。
经过24000公里的实际测试,1700个赛车部件更换调试,18个月的周密准备后,大众车队在2013年首度以Polo R WRC赛车参赛即包揽车手与厂商双冠军。随后开启了辉煌的连胜之路:
•2013年赢下13站比赛中的10站,Sébastien Ogier凭借Polo R WRC赛车夺得当年世界冠军,大众也成功斩获制造商冠军;
•2014年赢下13站比赛中的11站;
•2015年势头更强,用上全新变速器和更大尾翼的Polo R WRC赢得了13站中的12站;
•Latvala驾驶Polo R WRC在芬兰站中以125.44km/h的平均时速打破了Sébastien Loeb创造的WRC最速拉力记录。
遗憾的是,2016年受“尾气门”事件影响,大众无力维持赛事开支,退出了WRC赛场。但这四年间,Polo R WRC已经创造了42场拉力赛胜利、622个赛段胜利的辉煌战绩,成为拉力赛史上的一段传奇。
特技传奇,向砖叔和Gymkhana致敬
此次50周年庆祝活动明显致敬了已故传奇车手肯·布洛克(Ken Block)开创的《金卡纳》特技漂移系列大片。布洛克是三位X Games拉力赛车奖牌得主,他的Gymkhana系列视频在全球获得了数百万的观看量。
Gymkhana是指在狭窄场地中灵活通过预设赛道的比赛,鼓励车手运用漂移甩尾、倒车、180度旋转等特殊驾驶技巧。布洛克将这一形式发展为极具观赏性的特技表演,在好莱坞后台、城市街道和险峻山路上进行极限漂移。
大众的致敬视频中,一架红牛飞机以典型的《金卡纳》风格飞过身披专属涂装的Polo赛车队列,然后克里斯托弗森驾驶着拉力赛车穿过Polo生产线旁狭小的空间。这种制作风格和拍摄手法都与布洛克的Gymkhana系列一脉相承。
布洛克与大众POLO也有深厚渊源。他曾经表示:“我们有好莱坞就在这里,所以我们想使用真正的好莱坞魔法”。这种将特技驾驶与娱乐表演相结合的理念,在此次POLO 50周年纪念视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电动未来,ID. Polo揭开面纱
视频中最引人注目的彩蛋当属那辆披着伪装的ID. Polo。这款车采用大众Harlequin涂装的升级版本,巧妙地在发布前隐藏了关键细节,预计于2026年亮相。
根据此前曝光的信息,ID. Polo车身尺寸为4053×1816×1530毫米,轴距2600毫米。跟现在的燃油版Polo比起来短了一点点,但是得益于电动平台的优势,内部空间反而更大了。
动力方面给得很足,基础版就有226马力,GTI版本更是豪气地给到了280马力,0-100km/h加速估计能到6秒级别。续航方面,预计将达到450公里的WLTP续航水平,配上170kW的快充功率,17分钟就能从10%充到80%。
外观设计上,ID. Polo采用封闭式前脸配上发光LOGO,贯穿式尾灯加个小尾翼,年轻时尚又不失运动感。特别是GTI版本,加装了虚拟限滑差速器,还能保留10%的扭矩转向,延续了POLO的性能基因。
在欧洲市场,ID. Polo起售价预计为2.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1万左右)。如果能在国内投产,业内人士预测起售价必须控制在15万以内才有竞争力,面对比亚迪海豚、MG4等已经在10-15万区间站稳脚跟的车型。
中国情缘,从韩寒到天门山
POLO在中国也有着精彩的故事。作家兼车手韩寒与POLO的羁绊熔铸成了中国赛车史的励志传奇。2005年,23岁的韩寒将《三重门》的版税变成了满地零件,将最后30万投入四条专业热熔胎,这个选择最终让中国少了个包租公,多了位双料冠军。
韩寒那台2004款POLO赛车曾被媒体讥讽为“移动废铁”,却在他手中蜕变成常胜将军。2.0L自然吸气引擎爆发的240匹马力,配合序列式变速箱的精准咬合,在赛道上划出比文字更惊艳的弧线。
在333车队改装车间,我们发现了韩寒的胜利密码:方向盘按钮编程逻辑与常人相反的雨战模式键位布局;“反直觉设计能让肌肉记忆突破思维桎梏”;定制座椅倾斜角度7.3°的微妙调节,使颈椎负荷降低30%;转速禁区标记比标准宽度多5mm,“给失误留足缓冲”。
肯·布洛克也曾到访中国,在被誉为全球10大危险公路之一的天门山盘山公路上,完成99弯漂移挑战。这条全长10.78公里的盘山公路,海拔从200米一直攀升到1300米,许多弯道甚至都没有护栏,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布洛克用酷炫的表演征服天门山99弯,将“砖叔”这个名字,深深刻在了中国车迷的心里。
尾声:燃油轰鸣与电动啸叫的共鸣
大众Polo五十周年庆典,不仅仅是一场怀旧之旅,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那段六分钟的视频,既是向燃油时代的辉煌成就致敬,也是向电动未来的热情拥抱。
随着POLO在欧洲停产,为更小、更实惠的纯电汽车让路,这款经典小车正在迎来自己的转型时刻。但正如视频所展示的,POLO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那种“小身材有大能量”的理念将继续传承下去。
从1975年到2025年,从燃油到电动,从道路到赛场,Polo始终是那台“让更多人用上物资、开得安心”的德国工艺代表。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实用,更是大众的一种精神——将科技与安全普及化。
当克里斯托弗森最后那一记手刹转向为表演画上句号,我们仿佛听到了一个时代的掌声。这掌声既献给Polo过去的50年辉煌,也迎接它即将开始的电动新纪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