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1|回复: 0

[车界] 福特欧洲电动化遇冷:科隆工厂裁员千人,转型之路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9-17 18:16 编辑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点汽车圈的大新闻。你说这电动车浪潮喊了这么多年,有的车企乘风破浪,有的却差点被拍在沙滩上——比如福特,最近就在欧洲整得有点狼狈。科隆工厂裁员1000人、生产线砍班次、电动车型卖不动……这一连串操作,简直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战剧,还是带点黑色幽默的那种。

一、裁员风波:从“碳中和旗舰”到产能腰斩​​
福特在德国的科隆工厂,曾经是电动化转型的“明星项目”。公司砸了20亿欧元改造,号称要建成全球首座“碳中和组装工厂”,年产能瞄准25万辆。结果呢?今年9月突然宣布:2026年1月起,生产线从两班倒缩成单班制,同时裁掉1000个岗位。

这已经不是福特第一次在欧洲收缩了。去年11月,他们就说要裁掉4000人(德国占2900),科隆工厂更是重灾区。今年5月,工人举行罢工抗议,闹出自1930年建厂以来的首次停产。虽然后来和工会达成了补偿协议,但员工心里的石头根本没落地——毕竟福特在欧洲已经连亏多年,德国子公司负债高达90亿欧元,母公司今年3月还紧急注资48亿美元续命。

二、车型翻车:换壳大众,消费者不买账​​
为啥卖不动?看看福特推的产品就懂了。

科隆工厂主打的电动探险者(Explorer)和卡普里(Capri),本质上就是大众ID.4和ID.5的“换标换壳版”。后者本身在欧洲就算不上爆款,福特再来个“姊妹款”,纯属硬蹭热度。结果2024年一季度,探险者卖8461辆,卡普里才2511辆,数据惨淡到堪比德国冬天的日照时长。更让人想不通的是,福特为了电动化,居然把欧洲市场的经典燃油车(比如嘉年华、福克斯)全给停产了。本来指望电动车能接棒,结果消费者直接用脚投票:2023年福特在德国市场份额跌到3.5%(2022年还有5%),全欧洲市占率从90年代的10%滑到现在的3.3%。这波操作,堪称“自断后路式转型”。

三、市场环境:补贴退坡+中国品牌夹击​​
福特把锅甩给“市场环境”,倒也不是完全瞎扯。

欧洲电动车市场最近确实有点虚。德国2023年底取消购置补贴后,电动车销量直接暴跌28.6%;充电桩建设也拖后腿——东欧国家每万人充电桩不到5个,农村地区覆盖率低于30%。消费者一看:充电又贵又麻烦,不如买混动或者燃油车算了。

更卷的是中国品牌强势入场。比亚迪靠亲民价格和混动技术,2025年一季度在欧洲销量翻倍;虽然关税涨到27.4%,但人家直接跑到匈牙利建厂本地化生产,完美规避壁垒。反观福特,电动车型均价4.6万欧元,比燃油车贵了足足1.4万欧,性价比被秒成渣。

四、战略摇摆:从“激进电动化”到“回头搞混动”​​
福特最初立过flag:2030年要在欧洲实现全面电动化。结果今年7月,高管公开打脸:“之前太激进了,混动车型可能2030年后继续卖”。

说白了,就是市场教育了福特: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根本没那么高,电池成本压不下来,政策支持也不稳定。所以现在福特一边缩电动产能,一边偷偷憋新招——比如2027年推一款基于福克斯平台的“多能源”跨界车,汽油、混动、电动全都有。

五、行业缩影:传统车企的转型阵痛​​
福特的窘境,其实是整个欧洲汽车业的缩影。

大众、宝马、奔驰最近都在狂推新电动车,但市场反应也就那样;Stellantis靠插混车型在南欧撑场面,纯电车型同样卖得吃力。大家共同面临:

​​成本压力​​:电池原材料价比2020年高50%,电动车毛利率仅5%(燃油车10%);

​​政策波动​​:欧盟碳排放法规逼车企电动化,但各国补贴又时有时无;

​​技术路线分歧​​:固态电池、800V平台还没普及,车企只能边赌技术边卖车。

福特的欧洲之路还能走多远?​​
眼下福特最头疼的,是怎么在电动化理想和现实亏钱之间找平衡。继续裁员?工人不答应;硬推电动车?市场不买单;回头搞燃油车?政策不允许……

但话说回来,汽车行业转型本就是场马拉松。福特要是能抓紧本地化生产、推出平价车型(比如传言中低于2.5万欧的电动小车),或者蹭一波混动市场回暖,说不定还能喘口气。至于科隆工厂的工人兄弟们,只能希望福特别学通用——当年通用狠心卖掉欧洲造车业务(欧宝/沃克斯豪尔),那才叫真·撤退。

一句话总结​​:

电动化不是请客吃饭,是实打实的烧钱博弈。福特这波操作,给所有传统车企上了一课:光有口号不够,产品、政策、成本,一个都不能掉链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17 21:17 ,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