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数码区常驻居民、系统折腾爱好者、以及默默吃瓜的围观群众,请注意——
微软又又又到了经典“系统迭代+硬件劝退”环节,而这一次,剧本似乎没按开源社区的期待走。说好的“Linux元年”可能得先等等,因为有一大波用户的选择,连分析师都直呼“没想到”!
2025年,微软Windows 10正式进入退休倒计时。
尽管民间呼吁、开源阵营疯狂招手,一份最新报告却显示:大多数老硬件用户宁可砸钱换全新电脑,也懒得转投Linux的怀抱。
这剧情,是不是有点眼熟但又哪里不太对?
一、微软被“喊话”延长支持期,民间组织还在努力
最近,主张“科技产品维修权”(Right to Repair)的组织The Restart Project再次公开喊话微软,希望对方能良心发现,延长Windows 10的支持期限。
他们可不是光动嘴皮子——之前就推出过一套《Windows 10退役工具包》,手把手教用户如何评估设备、迁移数据,甚至直接推荐:“如果你的设备跑不动Windows 11,不如试试Linux?”
而这股“安利”Linux的风,早就吹遍了科技圈:
KDE(知名Linux桌面环境团队)搞了个“Endof10”计划,疯狂输出Linux对比Windows的优势;
LibreOffice 背后的The Document Foundation也跟着起哄,发文细数“Windows 11那些隐藏成本”—— hint:说的可不只是钱;
还有像Zorin OS这类对Windows用户特别友好的Linux发行版,最近还预告了新版本,号称“更流畅、更强大,比Windows还Windows”(这宣传,属实拿捏住了迁移心态)。
二、理论很美好,现实却……用户竟纷纷选择“换机”?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开源世界努力整活儿,真实用户的选择却完全是另一个画风。
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JPR)最新发布的报告,绝大多数游戏玩家和普通用户根本懒得折腾旧设备,而是直接:
买新的!
JPR资深分析师Ted Pollak甚至用“史无前例”来形容这次微软的硬件淘汰策略:
“微软这次搞的不是‘升级’,是‘硬性迁移’!换显卡都没用,得同时换CPU、主板,大概率内存也要跟着换——一套下来和装台新机没啥区别。”
而他观察到,大部分用户的选择非常干脆:
普通用户直接买品牌整机;
DIY玩家则一边留着旧Win10机子用,一边组装新的Win11电脑,两台并行、无缝切换。
报告中也附了一张全球游戏PC硬件销量增长图,那条陡升的曲线,基本说明了一切。
三、所以……为什么大家不选Linux?
虽然Linux社区这些年已经极力降低门槛(比如图形化安装、一键驱动部署、兼容性大幅提升),但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换系统”的门槛依然远高于“换硬件”。
尤其是:
游戏兼容性:尽管Steam Deck带动了Proton等兼容层的发展,但大量Anti-Cheat反作弊机制的游戏仍无法在Linux运行;
软件生态:Adobe全家桶、专业级工业设计软件、某些银行的网银插件……离开Windows就是动不动就“卡权限”“缺依赖”“不兼容”;
学习成本:命令行?包管理?驱动手动编译?别闹了,用户只想开箱即用。
更何况——微软官方自己就在支持页面上写:
“如果您的设备不满足Windows 11要求,我们建议您考虑购买新PC。”
(翻译:别折腾了,直接打钱吧。)
四、一场早已被写定的“硬件升级剧本”?
微软从Windows 10升级至11之初,就因为TPM 2.0、CPU型号限制等要求被吐槽“强行清库存”。但现在看来——这招居然真的管用。
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微软本质上成功推动了新一波硬件销售浪潮,而Linux尽管诚意满满、免费又灵活,依然难以突破“大众认知”和“生态壁垒”这两座大山。
结尾聊聊:你会怎么选?
如果你正好有一台跑不动Windows 11的老电脑:
是会研究Ubuntu、Fedora、Zorin OS,甚至国产开源系统,尝试给它续命?
还是干脆借此机会,换个新机子、新平台?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选择(和吐槽)——毕竟,每一个操作系统的战争,背后都是无数用户真实的用电习惯、数据迁移泪点,和“我偏不升级”的倔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