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车界] 宝马2系改款渲染图爆火 设计师在线整容救得了颜值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车友注意了!最近汽车圈有个特别好玩儿的事儿:一位叫Theottle的设计师实在看不下去宝马2系现在这副尊容,手动给它搞了个"整容方案"。结果这套基于Neue Klasse风格的渲染图刚发出来,网友们直接炸锅——有人喊话宝马赶紧量产,有人吐槽现款设计,还有人在线竞猜宝马设计部门到底什么时候能开窍。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台被网友戏称为"设计翻车现场"的2系,到底能不能靠这次网友脑补的改款打场漂亮的翻身仗?

1. 当前这款2系:设计师是不是在梦游?​​
说真的,现款宝马2系Coupe在车圈绝对是个神奇的存在。按理说双门轿跑应该走帅气路线对吧?但这车偏偏剑走偏锋,前脸看着像在瞪人,车尾又莫名带着点委屈巴巴的气质。特别是从侧后方看过去,那个尾灯的位置低得离谱,活像蹲在地上闹脾气的小朋友。

更拉的是尾灯造型,两个不规则多边形凑在一起,远看特别像没睡醒的肿眼泡。英国有名汽车节目主持人曾经在评测时吐槽:"这车的前后设计语言简直像两个敌对团队的作品——车头想表达运动激情,车尾却在说'我想回家'。"

2. 网友出手相救:渲染图秒变整容模板​​
不过高手在民间这话真没错。设计师Theottle直接给2系来了个"在线整容",把宝马最新的Neue Klasse设计语言移植了过来。这个改造方案有多绝呢?

先说车尾,原本那个备受吐槽的尾灯被换成了iX3同款的细长光带式设计,瞬间就把整辆车的视觉重心提起来了。后保险杠也重新设计,加入了更运动的扩散器造型,一下子就有了性能车的范儿。

车头的改动更是大刀阔斧。换上了iX3那种特别犀利的LED大灯,双肾格栅虽然保留但做得更扁平秀气,总算不像现款那样突兀了。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这渲染图应该直接寄给宝马设计总监当求职作品!"

3. 改款时间成谜:宝马在打什么算盘?​​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宝马信誓旦旦地说Neue Klasse设计语言会逐步覆盖全系车型,但2系改款的消息至今还停留在网友幻想阶段。对比已经被拍到无数路试谍照的新款电动M3,2系改款简直像个"隐形项目"。

业内分析师认为,宝马现在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电动化转型上,燃油车的改款计划肯定要往后排。不过也有内部消息说,宝马对2系改款特别谨慎,因为现款虽然设计有争议,但操控性能一直备受好评,他们担心贸然改款会丢失核心优势。

4. 设计背后的故事:宝马的审美迷途​​
其实宝马这几年在设计上可是没少走弯路。就像当初4系那个超大尺寸的"大鼻孔"格栅问世时,多少车迷连夜失眠。后来i7那个分体式大灯又引发全网吐槽,有汽车媒体直接发文说"宝马正在经历中年设计危机"。

Neue Klasse设计语言可以说是宝马的"自我救赎"。看看概念车上那些简洁的线条、隐藏式的门把手,明显是在向经典的宝马2002那些老车致敬。对于2系这种讲究驾驶乐趣的车型来说,这种"返璞归真"的设计思路其实特别对路。

5. 市场竞争:入门豪华轿跑的生存游戏​​
现款2系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而同级别的奔驰CLA却经常出现在销量榜上。这差距不光是因为品牌效应——当CLA用无框车门和溜背造型吸引年轻消费者时,2系还在靠着"驾驶乐趣"这个传统优势硬撑。

这次网友自发的改款图能引发这么大反响,其实也反映了市场对宝马设计转型的期待。在电动车设计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传统豪华品牌能不能靠设计突围,2系改款就是个重要的风向标。

6. 网友脑洞:如果由网友投票决定设计​​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Theottle的渲染图发布后,各大汽车论坛发起了"你心中的完美2系"投票活动。有人把经典E46的设计元素P到新车上,有人甚至给2系加上了剪刀门。这些民间设计虽然天马行空,但都指向同一个诉求:希望宝马找回那种简洁利落的设计美学。

​​7. 历史教训:宝马那些"真香"设计​​
说起来宝马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设计争议"了。最初E65代的7系因为"班戈屁股"被骂得狗血淋头,现在却成了经典。现款2系会不会也经历这样的"真香"过程?至少从目前的舆论来看,大家似乎更期待它尽快改款......

所以你看,一套网友自发的渲染图能引发这么多讨论,说明大家对这个级别的豪华轿跑还是很有期待的。现在压力给到宝马设计团队这边了——是继续坚持特立独行的设计语言,还是听听网友的呼声用Neue Klasse给2系来个华丽变身?反正全球车迷已经准备好瓜子饮料,就等慕尼黑那边传来好消息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按渲染图这样改,到时候会不会又有人说"还是现款有个性"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16 03:01 ,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