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现在买个家用车怎么就跟开盲盒似的?表面看着都是精工细作的钢铁堡垒,结果某个角落可能藏着连厂家都没料到的薄弱环节。最近丰田旗下那款号称"奶爸神车"的赛那混动版,就因为流水线上某个焊接参数设错,导致第二排座椅可能在碰撞时掉链子。
这事得从美国家用MPV的消费习惯说起。老美买这类车多半是冲着"家庭搬运工"的属性,经常要载着娃和老人跑长途。而赛那这类车型最引以为傲的卖点,就是第三排能轻松塞进三个儿童安全座椅。但今年初在肯塔基州丰田纺织工厂,负责焊接第二排座椅滑轨的设备参数设置跑偏,让这份安全感打了折扣。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不是出了事故才暴露,而是丰田自家实验室当了一回"吹哨人"。今年夏天工程师做原型椅测试时,发现有个样品椅的强度数据曲线不太对劲。顺着这个线索往下查,才发现是焊接熔深不足导致的结构缺陷。简单来说就是本该焊透3毫米的接缝只焊了2毫米,就像是用不够热的烙铁焊电路板,看着成型了实则一掰就开。
不过各位先别慌,这次召回精准锁定在2025年1月14日至7月24日生产的混动版赛那,总共54631台。普通燃油版和其他丰田/雷克萨斯车型完全不受影响。而且厂家明确说目前还没收到任何相关事故报告,这次召回纯属防患于未然。
那个出问题的焊接工序在汽车制造里其实特别关键。座椅滑轨要承受的不仅是日常乘坐的体重,更要在碰撞时扛住相当于几十倍体重的冲击力。根据北美法规,第二排座椅需要能承受约15000牛顿的冲击力——相当于要拉住一头成年非洲象的力道。焊接熔深每少0.1毫米,承重能力可能就要打八折。
丰田已经给经销商塞了两个行动代码:25TB12和25TA12。从11月21日到12月6日期间,车主会陆续收到挂号信通知。进店后维修工会把整个座椅总成拆下来,不是简单补焊而是直接更换滑轨总成,全程大概需要两小时。考虑到涉及焊接工艺,建议尽量选择有钣金车间的授权店操作。
现在就能在NHTSA官网输入VIN码查是否中招。有个细节要注意:部分早期生产的2025款可能已经流入租赁市场,所以哪怕是通过租车公司用的新车也最好查查。虽然国内版的赛那是在广丰生产不受影响,但购买平行进口车的可得留个心眼。
这已经是今年第三起与座椅相关的召回了,上个月现代还因为头枕支架问题召回过胜达。看来随着车企越来越追求轻量化,薄型化设计的零部件确实更考验制造精度。不过丰田这次主动曝光的姿态还算敞亮,总比某些品牌等着监管介入再被动承认要强。
想起有位汽车工程师说过,汽车上最可怕的缺陷往往不是那些明显到一眼能看出的毛病,而是这种藏在接缝深处、需要精密仪器才能发现的毫米级偏差。希望这次焊接参数风波能给整个行业提个醒——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些花活之外,基础制造工艺的管控才是真正的压舱石。打算入手新车的朋友不妨多关注NHTSA的召回公告,有时候这些枯燥的技术文件比广告册更能反映真实品控水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