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电动车满街跑,您知道最关键的电池外壳谁在造吗?韩国水原市Delta园区里有家叫BlueCapCan的初创公司,正忙着扩建生产线呢!"
随着方形电池订单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家专门生产电池外壳(Can)和顶盖组件(Cap Assembly)的企业最近在水原Delta知识产业中心搞起了大动作——新建的生产线投产后,一年能造1200万个电池零部件。按计划新产线今年(2025年)下半年就开工,眼瞅着就要带动业绩起飞了。
公司掌门人金尚学聊起业务底气十足:"我们可不只是伺候特定大厂,国内外合作伙伴名单有一长串。"这份底气来自两大绝活:一是把核心零件的精密度卷出新高度,传统工艺要分两次加工才能调好厚度,他们直接一次成型搞定;二是简化生产流程把成本压下来,让同行看了直挠头。
真金白银的投资账本
钱袋子方面也是实打实的进展:
首轮融资20亿韩元
Pre-A轮拿到25亿韩元
现在正忙着筹100亿韩元的A轮融资
累计到手的45亿韩元,全砸在新生产线建设上了。
硬核技术撑腰
说起产品绝活确实亮眼:
外壳用高强度铝合金,又轻又结实
顶盖组件能让电流畅通,还能封死电解液
独家专利的异种金属焊接技术
内部泄压阀都是自主设计(已申请专利)
连德国汽车业最严的VDA 6.3认证都轻松拿下——这认证要求95%以上良品率,产线开动率还得维持在90%以上。
产能地图
水原工厂现在摆着两套生产家当:
6楼研发线:每月能出3万个样品(A样)
3楼在建的母线生产线:规划月产100万件(B样),跑顺了年产量直奔1200万件
金老板算过账:"母生产线要是开到七成产能,一年420亿韩元营收妥妥的,今年先冲160亿韩元小目标。"
跨国棋盘
客户名单看着挺唬人:
本土伙伴:蔚山科技园、PNT、CosmosLab
海外盟友:日本铃木、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
北美合作:给美国Lighten供21700圆柱件(直径21mm/高70mm)
等月订单冲到100-200万件,越南新工厂就该提上日程了。"到时候越南造零件直供欧洲,"金尚学说,"客户需要的话,去美国开厂也不是不行。"
业绩三级跳
财务数字更是一路飘红:
2022年:1.3094亿韩元
2023年:13亿韩元
2024年:21亿韩元
瞅这架势,公司已经瞄着2026年启动B轮融资,2027年要登陆韩国科斯达克敲钟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