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8|回复: 0

[车界] 捷豹电动先锋陨落记:昔日全球年度车 今成回收场常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6 04:43: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全球电动车产业狂飙突进的浪潮中,一段关于技术创新与质量管控的警示案例正在英国悄然上演。曾于2019年斩获"世界年度风云车"桂冠的捷豹I-Pace电动跨界车,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公路消失——成批的退役车辆堆积在回收场内,金属车架上残留的"WCOTY"徽标与锈迹形成刺眼对比,诉说着这场电动化实验的未竟之志。

作为欧洲豪华品牌中最早量产的纯电车型,I-Pace曾凭借前卫的轿跑造型与480公里续航里程,在特斯拉主导的市场中撕开一道缺口。其搭载的90千瓦时电池组与双电机四驱系统,在上市初期确实展现出与传统燃油车抗衡的实力。然而随时间推移,这款电动先锋逐渐暴露出致命缺陷:来自LG化学的电池模组频发热失控风险,多次引发车辆自燃事故。尽管捷豹路虎集团先后发起五轮全球召回,推出电池诊断软件升级方案,但始终未能彻底解决安全隐患。

社交媒体最新流出的画面显示,位于英国朴茨茅斯的查尔斯·特伦特回收场内,数十台I-Pace电动车层层叠放,仪表盘里程数多在3万至5万公里之间。这些曾标价6.5万英镑的豪华座驾,如今机电系统全线瘫痪,高压电池包因存在起火风险被特殊隔离。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批车辆涉及捷豹去年启动的大规模回购计划,仅在美国市场就有近2800台I-Pace被厂家原价收回,欧洲多国也同步开展类似行动。

技术追溯显示,电池管理系统与电芯封装工艺的双重缺陷是问题核心。热失控防护设计不足导致单个电芯故障极易引发连锁反应,而密封结构瑕疵又使湿气侵入加速电解液分解。尽管捷豹尝试通过OTA升级限制充电功率、强制启动散热系统,但物理层面的设计硬伤使得软件修补收效甚微。最终,这家英国车企选择以超过市场残值的价格回购问题车辆,试图挽回品牌声誉。

这场代价高昂的电动化挫折,促使捷豹重新调整技术路线。去年底亮相的Type 00概念电动车,不仅换装自研的800伏高压平台,更宣称采用新型固态电池技术,目标续航突破690公里。工程团队特别强调,新电池组引入三级热隔离结构与陶瓷基隔膜,从材料源头提升稳定性。然而业界疑虑未消——毕竟I-Pace的陨落不仅关乎技术路线,更暴露出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体系能力短板。

在伯明翰郊外的拆解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对回收的I-Pace进行深度分析。每块拆卸的电池包都要经过72小时浸水检测,寻找可能引发短路的微观裂缝。这些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或将写入捷豹下一代电动车的设计规范。当电动化进程进入深水区,如何平衡创新速度与质量底线,已成为所有参赛者的必答题。对于这个拥有89年历史的英国品牌而言,I-Pace的墓志铭或许应该这样书写:它不仅是电动化浪潮的早鸟,更是行业进化路上不可或缺的警示坐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2 09:32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