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很多给万用表DIY加装自动关机电路的帖子,其基本原理都是简单的定时器,超时后切断电源。这种方案有一个弊端,即定时器从开机开始计时,即使万用表一直在用,到时间后仍然会自动关机。时间设短了频繁关机很不爽,时间设长了又空耗电。
好点的万用表自带的关机电路比较智能,只要用户按了表上的按键,扭动了转盘,甚至读数不为空值,都会把定时器清零,只有真的一段时间没有使用才会关机。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万用表的控制芯片支持。如果万用表本身不支持,自己改装想达到同样的效果难度较大。即使能做到,也要对主板做很多改动。
本文尝试使用一种新思路(所谓的相是相对的,很可能有人已经做过了),在尽量不改动主板的情况下,改善自动关机电路的使用体验。
万用表在使用的时候,用户一般会经常做换档、按键之类的操作。使用振动开关可以检测到这种操作,然后把定时器清零。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操作,定时器超时,自动关机。
这种工作使用单片机最方便,外加少数几个外围元件就能搞定。本人之前做过一款基于单片机的5V版本,使用效果良好。可是很多朋友不熟悉单片机,为此本人尝试设计一款不用单片机的9V方案,供不熟悉单片机的朋友参考。
电路如图所示,S1代表万用表电源开关,Load代表万用表主板。S2为滚珠型振动开关,静止时为导通状态,振动时反复通断。
R2、C1组成定时器电路,上电后通过R2给C1充电,C1对地电压不断上升,Q4栅源电压Vgs(实际是绝对值)不断下降。当Vgs低于其开启电压时,Q4截止,万用表主板断电。
R1、S2、Q1、Q2组成定时器复位清零电路。静止时,S2导通,Q1、Q2截止。检测到振动时,S2短暂断开,Q1、Q2导通,C1放电。因Q1、Q2的beta相乘后很大,所以放电电流很大,可以短时间内把C1储存的电荷近似放光,定时器复位清零。静止后S2重新导通,Q1、Q2截止,R2、C1继续充电计时,超时后Q4截止。
因为C1对地电压是逐渐上升的,即Q4的栅源电压Vgs是逐渐下降的,所以Q4并不是Vgs一旦小于开启电压立即截止,而是导通电阻Ron逐渐增大直至完全截止。这一过程中万用表主板电压逐渐下降,有可能会处于无法正常工作状态,至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为此,电路中增加了Q3、R3组成的加速电路,加快Q4的截止过程。
当Q4 Vgs低于开启电压时,导通电阻Ron开始增大,与Load(万用表主板)分压,使Q4源漏电压Vsd增大。当Vsd增大到0.6V左右时,Q3导通,加速给C1充电。C1电压升高又导致Q4 Vgs进一步减小,Ron增大,Vsd增大,Q3电流进一步加大..... 促使Q4迅速截止。
眼尖的朋友可能会提出手动关机后C1的放电问题,即手动关闭万用表电源开关后,C2无法迅速放电,再次手动打开电源开关后定时器还是原来的“计数”。
这个问题不用太担心,因为手动打开电源开关时,振动开关S2会检测到振动,C2迅速放电。
R2、C1的数值决定定时器时长,增大C1可增大时长,估算方法如下:
Bss84开启电压典型值为1.6V,即C1对地电压7.4V。7.4/9约为82%,约等于2*R2*C1。R2取10MΩ,C1取10uF,时长约为100秒,即3分多钟,差不多够用了。
功耗分析:静止且未超时状态,只有R1耗电,电流约为0.9uA。且止且已超时状态,R1、Q3、R3耗电,电流约为10uA。
元件选型:图中所标型号即可,8050、8550、BSS84都是很常用的元件,几分钱一个。振动开关一定要选滚珠型,千万不要选弹簧型,弹簧型的灵敏度太低。
最后:前后一共画了几款电路,本套是其中相对简单实用的一套,其它几套功能更加完善一点电路也更加复杂。哪位如果有兴趣欢迎沟通交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