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eah 于 2025-8-17 21:18 编辑
松下插排,包括插座产品线历史悠久,在日本本土是基础产品线系列。
在中国国内,松下的插座系列一直都有在售,但插排系列则在2014年左右,才有最开始的山形系列发售,出色的设计以及扎实的用料和做工,获得了一致好评!
大概在2018年的时候,松下的插排新系列也开启了外包代工模式,当时的代工企业是浙江班门电器(公牛旗下)。
当时也拆过新发售的插排系列,由松下电气机器北京出品,这个系列的特点是外观圆润、老国标(两相插孔兼容欧标)、指示灯独立。
老站帖子: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359163
2024年的新系列,已经是新国标(两相插孔不再兼容欧标,并且和三相插孔共有一个插座位置),由松下信息仪器上海出品。
顺便看了一下,松下经典的山形插排还有在售,但是包装已经变更为现在环保的纸盒包装(老包装为PS+卡纸板),并且出品方主体也由松下电气机器北京也变更为了松下信息仪器上海。只是包装和管理方主体的变更,产品实际上没有变动设计和品质下降。
(松下山形插座网上帖子很多,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以下几张图片来自官方店铺和买家晒图:
整个山形系列产品线,分为彩色(黑/白/蓝/粉)、总控、分控、三位5孔-五位10孔组成。
PS+卡纸板老包装(北京)、环保纸盒新包装(上海)。
山形设计的点睛之笔,是利用斜面增大表面积,以此分割开插头的占位拥挤现象。
买家晒图:纸盒新包装。
买家晒图:拆解,导流排。
买家晒图:拆解。
买家晒图:总览。
买家晒图:铭牌信息,松下北京(自有工厂)。
买家晒图:内部设计及导流排。
买家晒图:内部设计及导流排。
好了,接下来是2024年的新系列,新国标,按照惯例,依然是浙家帮的代工产品。
代工厂商未知,应该不再是2018年老国标系列的班门电器了,仅有线材上有个慈溪诚哲电线电缆。
六位插排的外盒。
侧面是参数及使用说明。
产品正面。
正面总览。
背面总览。
发光按动开关及品牌logo。
最大负荷2500瓦特。
2024年11月18日生产。
铭牌信息,上海松下,浙江代工。
扁状圆形插头,优点是柜子后面等狭窄处可以方便使用。规格10安培/250伏特。型号OC-02,OC品牌未知。
线材来自慈溪诚哲电线电缆,规格3*1.0平方毫米。
卸下螺丝,用力抖动,背盖并不会自然落下,也就是内部设计有卡扣了。拿了毛巾+拆机撬片,顺利拆下后盖。
拆开全貌。
背面的支撑柱与卡扣,外壳材质为软质的PP(聚丙烯)。
插孔位背面,两列插孔的导流排之间由导线连接。
后盖的卡槽。
电源线、发光按动开关。
电源线固定,采用螺丝+压片固定。
发光按动开关,规格10安培/125/250伏特交流电。
按动开关的侧面,开关主体采用透明亚克力?定位支架+白色工程塑料档片,中间有弹簧,旁边有LED引线。
N零线、L火线(相线)、E地线的连接,采用焊接法连接。两列插孔的导流排之间采用导线焊接法连接。
外壳材质同样为软质的PP(聚丙烯)。
(新国标)两相插孔、三相插孔的正背面总览。
新国标的设计上,其实也有一些避免不了的弊端,比如地线两边的零火线距离太近,如果绝缘材质不合格的话(大功率高温热熔),很容易产生使用隐患。
末端的两列零线导流排,同样采用导线焊接法连接。
两相插孔的正背面总览。
中国标准长期以来,对于两相插孔的零火线并没有强制要求区分正反,虽然近年来标准有所更新,但在实际安装上,最终取决于电工师傅是否专业。
在同样使用美标两相插孔的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等,对于两相插座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且部分标准有防呆设计(不能反插)。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中明确规定:无论两孔或三孔插座,面对插座左零右火。但是在两脚插头上却可以随便反插,这是不符合逻辑推演的,在逻辑关系上出现了断崖式的缺失。是标准制定上的缺陷。
我们看国家强制性标准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0.1.3条款”
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4800135
在看松下这款插排时,也顺带看了施耐德的插排。发现开始外包代工后,现在产品已经趋于严重同质化了。
这是老款的施耐德插排,有APC灰色logo款、施耐德灰色logo款两种。
老国标,两孔插座兼容欧标插头,船型开关,指示灯独立。外壳为硬质ABS工程塑料。非常经久耐用。
新国标,开启代工后,材质普遍也换成了软质的PP聚丙烯。
外观设计布局、发光按动开关也和松下的一样。(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的锅)
买家晒图。
买家晒图。
可以说,浙家帮的代工模式疯狂开启后(尤指公牛、良工这类电气OEM大厂),已经拿下了诸多国际品牌:松下、施耐德、ABB/西门子(ABB已于2024年全面收购西门子开关插座业务)等的低端系列代工,霍尼韦尔暂定为广东自产的。
产品同质化严重,设计、零部件、材质等等,换个logo和铭牌就可以是其他品牌的产品了。这是市场发展的普遍规律,殊途同归的道路。。。
老国标时代的一些大厂插排,硬质外壳的,且买且珍惜!施耐德的(特别是收购来的APC)、ABB的(西门子的)、霍尼韦尔的,还有经典的松下山形系列,这样的扎实货色以后也难以见到了。
计划报废的时代,所有的埋单最后都是由消费者来承担。。。只是这个计划报废的周期,会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而产品寿命越来越短,并且取决于品牌方和生产者的意识和良心。
感谢观赏!
|